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吴飞 | “鬼神之为德” ——一个性命论的视角
发布日期: 2023-03-23 浏览次数:83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 作者:吴飞
摘  要:本文是从性命论哲学角度理解中国传统宗教与哲学思想中“鬼神”概念的一个尝试。首先,论文梳理了民国以来关于鬼神的六种说法,认为鬼的本义应来自对死亡的理解。在性命论哲学传统中,死亡并非对生命的否定,而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因而对鬼的态度,代表了死亡在生命中的位置。在中国宗教与礼制传统中,鬼神二字经常连言,从《礼记·祭法》中对鬼的界定可知,有时候鬼神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与人世之阳相比,鬼神皆属阴,都有变化不测的特点。神代表着阴阳变易之不测,神代表着诡谲怪畏之变。由于对鬼神的理解都来自对生命本身的理解,所以,鬼神是否客观存在,就不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儒家礼学传统中,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通过对鬼神的态度来展现对性命展开的态度,才是鬼神之为德的礼学意义与宗教功能。
关键词:鬼神;祭礼;性命论;死亡;阴阳
虽然“鬼”在各大文明的宗教传统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痕迹,但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尤其重要。一方面,和大多数宗教传统中一样,与神圣可敬之“神”不同,“鬼”包含着可怖乃至邪恶的含义;但另一方面,“鬼神”又经常连用,乃至有时候难以明确区分鬼神的界限,甚至很多时候,鬼被赋予非常正面的意义。这个意义上的鬼,就是中国文化中尤其特别,因而也非常值得研究的特点。
 
《尔雅·训释》:“鬼之为言归也。”邢疏:“鬼犹归也,若归去。”《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图片,古文从示,居伟切。”这是古代学术传统中对“鬼”的标准解释。至20世纪,甲骨文出土,甲骨文中的“鬼”一般作,亦有图片字。大量新的材料大大丰富了学术界对“鬼”字的理解;但对于如何理解“鬼”字的本义,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说法。叶舒宪先生总结出五种说法,非常全面地概括了古今学者对“鬼”之本义的解释:一,死人说,即古人以归解鬼之说。今人晁福林先生以鬼字为人死之形,即承此说;二,异族丑人说,唐善纯等学者认为“鬼方”的异族为“鬼”之来源;三,类人动物说,”章太炎和沈兼士先生持此说;四,骷髅说,《阅微草堂笔记》中已有此说,今人唐汉先生承其说;五,头神像说,今人郑宇先生持此说。关长龙先生将这五种更细化为六派八说,不赘述,而他自己又发展了唐硕、程邦雄先生之说,认为鬼从田,鬼即归于田土,是对“鬼者归也”的进一步解释。
 
在以上诸说中,异族丑人、类人动物、头神像三说,皆为今人猜测之义较多,并无足够证据。而死人说、骷髅说、归于田土可归并为一种,即由对死亡的理解而来,不需要有过多的想象猜测,我以为是更可信的解释,即,“鬼”是象死人之形(无论是尸体或骷髅),而对死者之所归的理解,是更可靠的。因而,鬼之义理的要害,在于对死亡的理解,其中伴随着畏惧、诡谲之情。晁福林先生认为,鬼像死人之说是其本义,本无可怖之义,厉鬼的观念是后起的,但并无足够的证据。鬼既然包含了对死亡的理解,可怖可畏之感就是相伴随着的。今所见《诗经 ·何人斯》“为鬼为蜮”是较早单独用的“鬼”字,已经有可怖害人之义。至于连用为“鬼神”,则需要另外理解。
 
性命论与存在论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对死亡的态度。在存在论传统中,由于存在被理解成永恒的,死亡,甚至所有有死之物,就被理解为非存在、虚无,是对存在的否定。既然是非存在,就无所谓善恶,但由于善之存在被它否定,又总有倾向将它说成是恶的,或至少是善的缺失。死亡与生存之间的巨大对立与冲撞,成为存在论传统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它虽是对存在的否定,但由这种否定反观存在的伟大意义,死亡却往往成为理解存在的契机。而在性命论的视野中,死亡被当做生命节奏的一部分。人人都是喜生恶死的,面对死亡都会产生恐怖畏惧之情,伴随着“鬼”字的可畏诡谲之感,就来自生命必将消逝所带来的畏惧,这是生命变动不测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是对生命之“阴”的理解,而非对生命的否定。存在论和性命论都必须处理怕死这个最基本的生命情感,但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存在论的怕死,起于绝对存在的不可把握,包含的是虚无、荒谬、恐怖,以及由此反过来激发的对存在的珍视和认真面对。性命论的怕死,虽然同样伴随着无常、恐怖、伤感、珍惜生命等情绪,但并无荒谬,反而往往还有更多对生命的细腻理解,因为其根本问题不是存在与虚无的对立,而是死亡在生命节奏中的位置。因而,性命论文明对鬼的态度,也往往有着更多更丰富的层次。死亡和鬼带给人的不仅是简单的畏,还可以从反面产生对生命中种种情感的评注与诠释,甚至还会产生种种“鬼趣”,《周易·睽》“载鬼一车”是“为鬼为蜮”之外又一处早期文献中的“鬼”,便已经透露出荒诞中的鬼趣。人可以更豁达地看待死亡,与鬼做朋友,共同品味生命之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将死亡纳入到对生命的理解当中,甚至当做延续生命的契机,正如充满死亡的冬天正孕育着生命新的萌发。多元活泼的鬼文化,充分诠释了性命论对待死亡和生命的豁达态度。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死亡之代表的鬼,同样是生命力的体现,甚至比神更能使人看到生命的意义与节奏。
 
图片

 
较前引两处单言“鬼”的文献,“鬼神”连言之说更多地见诸各类文献,具体所指却不尽相同。如春秋早期秦公簋中有“恭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