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隋云鹏 | “仁”:贯穿历史的精神力量
发布日期: 2023-02-13 浏览次数:5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隋云鹏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铁器、初税亩、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土地兼并、繁刑重敛、战争频发的战国时代即将到来。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把“仁”确立为人的本质、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赋予“仁”哲学本体论意义,对个体生命人生意义的确立和国家治理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彰显了深邃的人文考量和深远的历史眼光。
较早出现“仁”字的儒家典籍有《尚书·金滕》《诗经》《周易》等,《说文解字》认为“仁,亲也。从人从二”,也有学者认为西周金文中“仁”字字形从“女”从“二”。因此,“仁”字本义是二人或者说多人,实际上指代了整个人类社会,指明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确立了个体生命的人生意义在人类社会本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这个人类社会首先是家庭,因为一个人出生后,他(她)所面对的第一个社会关系是他(她)的家庭关系。家庭是儒家学说实践的主要对象,孝悌也自然成为仁的核心方法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等儒家贤圣均对“仁”研究甚深,结合各自时代条件做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阐释,赋予“仁”深厚的人文精神,把“仁”确立为儒学的核心范畴,以至于儒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称为仁学。“仁”字在《论语》中多次出现,从孔子与其弟子对仁进行的较为全面的阐发来看,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人,其实现路径是克己或者说自爱、自律,“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记·中庸》《礼记·表记》《孟子·尽心下》提出“仁者人也”的观点,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朱熹也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之理(本质),做到私欲净尽,天理流行,便是仁,从而将仁与理联系起来,为自己的理学提供理论支撑。孟子将仁与心联系起来,认为恻隐之心是仁之端,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所以“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王阳明提出良知的哲学命题,良知是仁的集中表现,仁的实现路径是“致良知”。可见,儒学对仁的重视,实质上是对生命的重视,由此出发,儒学产生了人是天地之心、最为天下贵以及民为邦本、有教无类、民胞物与等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韩愈在《原道》中提出了“博爱之谓仁”的观点,而“博爱”最早出自《孝经·三才章》“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由于儒学奉行以孝治天下,具有平等思想的博爱没能成为儒学的重要范畴,尽管如此,博爱还是为中学、西学交流互鉴搭建了桥梁。由于博爱与仁联系在一起,因此,儒学中的博爱首先是自爱,体现在个体生命层面上要克己、慎独、自律,然后由己及它、由亲及庶、由近及远但无边界,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直至天地万物。
宋明以来,随着儒学西传,儒学仁爱观对欧洲产生了深刻影响。上世纪40年代,在《世界人权宣言》起草的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坚持加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但由于没有合适的对应的英文单词,最后将接近“仁”的“良心”(conscience)写入,从而谱写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一段佳话。
千百年来,儒学倡导的“仁者爱人”为无数的个体生命带来了人文关怀和心灵温润,从而使“仁者爱人”具有了穿透历史、贯通中西的精神力量。爱人是仁者最核心的品质,仁者肩负着爱自己、爱亲人、爱众生、爱世界的使命和责任。为了实现这一使命和责任,仁者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同时,由于知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仁者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处境,都能坚守仁心,乐天知命,不怨天,不尤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