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宋振中︱助力乡村振兴 引领道德风尚——《社会道德风尚研究》评介
发布日期: 2023-01-17 浏览次数:110 来源:《走进孔子》 作者:宋振中


《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书影

《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以下简称《社会道德风尚研究》),是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陈晓霞所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服务类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社会道德风尚研究”(项目编号:19BJCJ72)的研究成果,于2021年11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于乡村社会实践,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来研究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堪称助力乡村振兴,引领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一部力作。
 
宏阔悠远的大视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体现在“二十字”的总要求上,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道德风尚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加强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在乡村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社会道德风尚。
《社会道德风尚研究》着眼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和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大视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涵(包括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内容要点以及要注意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作了系统解读;从社会公序良俗到社会道德再到社会道德风尚,层层推阐论析社会道德风尚的基本内涵,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并且深入解读了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意义所在,尤其是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现实意义;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全面分析论述乡村振兴战略与社会道德风尚的内在关联,深刻阐明了社会道德风尚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高尚的社会道德既兴国又立人,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该书作者注重汲取多学科(包括社会学、哲学、法学、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到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中去,比如社会正能量引导、关怀道德代际传承、道德立法建设等。她指出:唯有多层面、多视角、多领域达成道德价值共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推进实现乡村振兴。
 
丰富深邃的思想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社会道德风尚研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着力阐发论述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传统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基础以及传统道德教育,进而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道德精华及教育智慧推动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汇聚道德力量。在该书作者看来,儒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忠、孝、节、义”等为内容的道德体系。儒家提倡的道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修身、勤俭、治家、勉学、孝道、和睦为儒家道德的精髓。儒家博大精深的道德教育体系以“明人伦”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五伦”对我国新时代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具有积极影响和借鉴价值。该书第四、五、六章更多地着墨于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华及教育智慧作出了系统而又精深的释读。比如,在第四章“仁德”一节中,作者从“仁德的内涵”、“仁者的特质”、“仁者行仁”以及“行仁的根本”等几个层面作了深入的阐述,彰显了其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
 
求真务实的实践性
学术成果不能束之高阁,广阔高深的理论、博大精深的文化唯有落地才能生根,唯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当今时代相融通,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焕发时代风采。社会道德风尚建设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结合乡村实际,探究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基本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书影
《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从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入手,从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实际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华及教育智慧融入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具体实践;剖析了新时代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重要载体,具体包括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以及家风教育;阐述了如何以正能量与道德自觉助推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指出要从加强道德立法建设、营造良好的乡村建设环境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优化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环境。同时,该书对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注重关怀道德的代际传承”以及“形成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合力”等三条具体路径,并就如何形成合力发表了作者的见解,具体包括:突出工作重点,主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拓展道德培育与道德品牌,加强乡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弘德养德的生活环境,加强乡村民众网络素养的培育;联合高校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研究,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教育功能,发挥乡村企业的文化辐射作用等,从而完善乡村道德教育体系;从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基层党委政府组织监督作用等方面加强乡村干部职业道德教育;等等。该书第七、八、九、十章对新时代乡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实际做法着墨颇多,彰显了作者的时代关切和现实关注,这对于乡村振兴实践,确保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百行德为首。”乡村振兴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必须加强党对乡村道德建设的领导,加大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促进乡村居民道德自觉的培养。可以说,《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为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书写了一个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