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孔子与济阳闻韶台
发布日期: 2022-12-10 浏览次数:142 来源:《走进孔子》 作者:罗琳 仝晰纲
《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沉醉其中,以至很长时间品尝不出肉的滋味。“韶”即韶乐,又称舜乐,由舜帝所创。《吕氏春秋·仲春纪·古乐》载:“帝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韶乐主要用来歌颂尧的德行。尧在位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受百姓爱戴。舜感其德,作韶乐以歌颂传扬,教化后代。
姜太公建立齐国后,韶乐随之传入齐国。在齐“因俗简礼”基本国策大环境下,韶乐逐渐与当地文化习俗相适应,不仅用于祭典,在宴乐、迎宾等场合也频繁出现,因此韶乐在齐国得以流传下来。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共同讨伐鲁昭公,鲁昭公被迫出逃齐国,孔子亦受到波及,前往齐国。当时礼崩乐坏,韶乐之音难以听闻。孔子推崇周礼,对韶乐向往已久。至齐后听到韶乐,不禁发出“尽美矣,又尽善也”的赞美之词。韶乐蕴含着礼仪教化,所体现的深层次意境与孔子的儒家理论相契合。因此,才有“舜之德神于韶,夫子之德神于闻韶”(《重修闻韶台记》)这一说法。

闻韶台遗址
一、济阳闻韶台的建置与修缮
济阳闻韶台位于今济南市济阳区曲堤镇,至迟兴建于宋金之际,经历代修缮,成为儒家文化的物化载体。万历《济阳县志》载:“济阳东北,将一舍许,为曲堤镇,镇北有闻韶台。”又曰“台高百尺,祠宇巍然,登高远望,云霞万状,令人有冯虚御风之想。”高台是用黄土堆积起来的方形高台,四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殿台、楼阁。闻韶台脚下南面为“闻韶书院”和“万世宗师坊”,北面是“王母楼”和“黄姑寺”,西面则为禅塔。台顶视野开阔,台顶北面为大成殿,檐下高悬“万世师表”横匾,屏门右侧刻有“万世为官祖”,左侧刻有“百代帝王师”,门楣为“子在闻韶”。殿内正中有先师孔子塑像。两侧塑有颜回、曾子、孟子、子思四贤的坐像。台顶有历次修缮闻韶台的记事碑,弥足珍贵。
济阳闻韶台建于何时,已不可详考。据明清以及民国时期闻韶台历次修缮的碑记,可略知其大端。
元人王士熙在《曲堤镇修建大成庙碑记》中载:“镇之左有废台一所,里人因而登眺游息。在宋金时,周廉访点洎王著作绘,学称表表。周氏居第,有黄太史遗墨,因刻于石。金大定间,廉访诸孙始作文庙。”由此可知,闻韶台最迟在宋金时期就已建成。《重修闻韶台记》则将闻韶台的修建追溯至汉唐时期:“汉唐以来,先师过化之地,俱必有建,因筑台其间。”由此推断,闻韶台的修建是在尊孔背景下修建起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
从相关碑记可知,自宋金时期到民国年间,闻韶台共有九次较大规模的修缮。文献记载闻韶台最早的一次修缮始于金朝。据元人王士熙《曲堤镇重修大成庙碑记》中记述:宋金之际,社会动乱,闻韶台荒废破败,廉访使周点及著作郎王绘曾上表修葺闻韶台,几经波折,最终于金大定年间由周点的子孙修葺闻韶台,并首建大成庙。元朝时,济阳儒生张友仁感叹于闻韶台的颓圮,与友人募资兴工,重修并扩建闻韶台,并兴建大成殿,供奉孔子圣像,置讲堂、斋舍等,在泰定四年(1327)完工。此次修缮得到了朝廷的重视。
明代,闻韶台大规模修缮有三次。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时任武定兵备道佥事曹天宪惋惜闻韶台昔日盛景不见,倡导募资修缮闻韶台。万历三年(1575),武德兵备佥事刘世赏在《重修闻韶台记》中记载了闻韶台的再一次修葺。此次修缮,由刘世赏主持,户部尚书高时及当地富户捐资。万历二十一年(1593),高时在《闻韶台记》中记述武定武德道副使尹应元再次对闻韶台进行了重修,并兴修了万世宗师坊,附对联“玉振金声,三月独含千古味;凤仪兽舞,两阶犹动四方风”。
清朝,曲堤贡生刘金镛、济阳知县朱垣都曾募资重修闻韶台,刘金镛《重修闻韶台捐疏》和朱垣《募修闻韶台序》两碑中作了详细记载。此外,乾隆《济阳县志》载:“前令李能白修闻韶台,费千金,台成人亡,圣像残缺。元烈捐修以补所未逮。”济阳知县李能白耗费重金修缮闻韶台,台修建完成后,便过世了,后由当地人艾元烈补修当时未完成的圣像。据曲堤镇东街《刘氏族谱》载,咸丰四年(1854),贡生刘仲元修缮闻韶台,受到官府褒扬,被赐“宣力韶台”的匾额。
除上述九次大规模修缮外,顺治六年(1649),济阳知县杜其渐也重修过闻韶台。鸿胪寺序班郭梦畴也因心忧千年古迹闻韶台日渐倾圮,捐庄田十亩,命人承种,庄田所得用于修葺闻韶台和祭典之费用。由上述内容可知,闻韶台的每次修缮,或由当地官员捐资倡修,或是名士乡绅的义举,以朝廷和社会的力量,一直保护和丰富着闻韶台。1947年黄河泛滥,闻韶台大成殿上的砖石填进了堤坝,此后逐渐荒废。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彻底铲平,垫了塘湾,闻韶台遂消失不存。
二、济阳闻韶台历代诗咏的文化意蕴
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名士和地方官员至闻韶台登高远眺,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已知文献中有关闻韶台的诗赋共有19首,明代8首,清代11首。透过这些诗咏,可窥见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统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缅怀先师。清雍正年间,济阳教谕艾光缙在《初过曲堤谒闻韶台》诗中说“今日肃容阶下拜,笙镛仿佛凤翔兮”,表达了对先师孔子的推崇与尊敬。清代惠民知县戴喻让《济阳道上谒闻韶台恭赋》诗曰:“往圣低徘徊,元音酝酿哉。”追述先师孔子在此闻韶的故事,表达了心生向往的情感。清代临邑知县朱嵩特意在重阳时节前三日登闻韶台,瞻仰圣迹,“敬拜尼山像,肃然如侍侧”(《甲申重阳前三日登闻韶台偶赋》)。乾隆年间,教谕李师琇《韶台远眺》诗中有“高台仰止溯元音”的诗句,缅怀圣德。佚名《闻韶赋》和艾方显的《谒闻韶台赋》,皆通过描绘韶台胜景、追寻先师遗迹,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其二,感叹台毁。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济阳闻韶台曾几度荒废,特别是“贞祐之乱,荡无存者”(王士熙:《曲堤镇修建大成庙碑记》)。明万历年间,大理寺少卿王良相在冬日登韶台远眺,作《登闻韶台》诗曰:“谁知海国成奇遘,直到而今志草莱。”惋惜昔日韶台盛景,而今却逐渐荒芜。清乾隆年间,济阳人高廷栋在《闻韶台》诗中说:“青林残照里,独听乱蝉哀。”将闻韶台的传闻与现实作对比,描写了闻韶台当时的荒凉景象,令人心生悲凉。
其三,抒发情怀。明代正德年间进士、右副都御史黄臣在登闻韶台时写下《韶台远眺》。他惊叹于闻韶台“凌空殿阁逼星台,雾散南山霁色开”的胜景,令人有冯虚御风之想。万历年间,尹应元曾登闻韶台并题诗两首,其一曰:“台上逍遥倚素秋,西风落木远悠悠。白云飞度千年事,别有荒凉一段愁。”感慨韶台荒凉,抒发思乡之情。万历济阳知县侯加乘《闻韶台》诗曰:“登临漫说闻韶事,肉食何人识大风。”情真意切,畅快至极。明人孙谷夜憩闻韶台侧,作《闻韶台》诗三首,“清商发渺曲,三叹自徘徊”。清顺治年间,王钺作《过韶台》诗曰“张翰不知何日到?陶潜已觉昨朝非”,表达了对现实和命运的不满。清人袁树在《闻韶台》诗中感慨:“大乐昔已古,高台又至今。可怜肉食者,宁知忘味心。”乾隆年间,乐陵知县王谦益路经济阳,在拜谒闻韶台时吟诗一首,感慨闻韶台元音终在,圣德悠悠。
闻韶台是儒家思想和先师孔子形象的物化载体。诚如清朝岁贡刘金镛在《重修闻韶台捐疏》中所记:“镇之闻韶台旧祀,至圣先师儒之宗也。”历代文人名士登临闻韶台,无论是缅怀千年圣德,还是惋惜闻韶台毁废,抑或借闻韶台抒发情感,皆源于对先圣先贤的推崇与尊敬。登闻韶台,祭拜先师,成为文人名士的情感寄托。
 

闻韶台
三、从闻韶台到闻韶书院
明朝曹天宪在《重修闻韶台记》中说:“汉唐以来,先师过化之地,俱必有建,因筑台其间。”由此可见,闻韶台的修建,是源于对先师孔子的尊重和追念,亦是对儒学的推崇。汉唐以来,统治集团通过褒封孔子以及在孔子过化之地修造纪念建筑,以弘扬儒学,向人们灌输儒家思想,加强对百姓的控制,济阳闻韶台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修建的。王士熙在《曲堤镇修建大成庙碑记》中记载:“我圣朝通祀令典,遍于四方,品秩不及,虽十室之邑皆得作焉。”即地方官员无论品级大小都要去参加闻韶台的祭祀与庆典活动。由于统治集团的极力推崇,社会上尊孔重儒的风气日渐浓厚,士大夫自身对于先圣先贤的尊崇与向往也极为强烈。登闻韶台,拜先师、仰魁星、绕香松,成为一种礼节。由此可窥见当时社会对先师孔子的态度。
济阳闻韶台受到重视的一个原因在于它所承担的教化功能。自汉至清,虽然朝廷几经更替,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毫不动摇,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闻韶台作为儒家学说的物化载体,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传授儒家学说的重要场所。元明之际,闻韶台已具有讲学之风。王士熙在《曲堤镇修建大成庙碑记》中记载:“起大成殿四楹,像事圣哲以阁,礼经讲堂、斋舍、庖厨必备。”讲堂的设立,表明此时闻韶台已具有教学功能,这是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相关碑记中有关闻韶台建有讲堂的最早记载。明嘉靖时期,曹天宪作《重修闻韶台记》,记载“台之巅旧有佛像撤去”,并在台下“建礼塾数楹”。私塾房舍的增建,表明此时讲学私塾逐渐完备,闻韶书院的雏形至此形成。
清道光年间,知县杨汝绶在《济阳书院碑记》中载:“济邑旧有闻韶书院,颓废已久。黔南李公若琳来宰是邑,创建于城中西北隅。”民国《济阳县志》载:“李若琳,字淇筼,贵州古黔举人,嘉庆二十三年任。按济邑旧无书院,侯捐廉二千余金,为阖邑倡,择城西北隅而创建之,颜曰‘闻韶书院’。”又载:“闻韶书院,旧在曲堤镇,有闻韶台一座,见古迹。道光四年,县令李若琳改建于本城西北隅。”清代曲堤人刘金镛所撰《修复曲堤镇闻韶书院募捐疏》,倡议修复颓废已久的曲堤镇书院,并说:“书院何名,闻韶依韶台耳。”这说明闻韶书院是依据闻韶台而兴建并依闻韶台命名。文中还记述了闻韶书院地址变迁的原因:“儒林之豫而第莫保,其积时而不敝,更剥蚀而常新。此又一时之失修,致移书院于县治西偏之由来,而古迹为一变矣。”由此可知,闻韶台、闻韶书院作为讲学之地已经存在很多年,因其颓废已久,知县李若琳遂又在县城西北处修建闻韶书院,两处书院一脉相承。
李若琳修建闻韶书院后,书院的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杨汝绶在《济阳书院碑记》中说:“二十余年来,人文蔚起,科第联绵,洵美事焉。”这表明李若琳兴建闻韶书院后,济阳文风蔚起,科第蝉联。直至清末民初,闻韶书院仍然是济阳培养人才的重地,李若琳也一直被济阳人所铭记。1911年,时任济阳县劝学员长的张依洋在《重修李公祠碑记》中说:“吾济百余年,莘莘士子不烦谋画,而自有师资,自有膏火,自有明窗净几。偿我稽古谈今之愿者,伊谁之力,均李公赐也。”
闻韶台及闻韶书院的兴建,除思想教化的功能外,还大大提升了济阳地区的教育水平,使济阳文风蔚起,培养出了进士戴梦桂、硕儒张尔岐、刑部尚书艾元徵等。闻韶台和闻韶书院作为孔子和儒家文化的物化载体,潜移默化,敦厚民风。“韶台远眺”被列为“济阳八景”之首,成为济阳最著名的人文景观。闻韶台和闻韶书院也成为著名的儒学圣迹。

在齐闻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