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论语》:中国人集体人格形成的奠基石
发布日期: 2022-08-01 浏览次数:133 来源:《走进孔子》 作者:宋紫薇
如果仅仅说《论语》博大精深,仿佛将我们与《论语》之间的距离天然地拉远了,总觉得《论语》居庙堂之上,而我等望尘莫及。然而事实上,《论语》离我们很近,甚至可以说其中的精神价值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它并不是一本厚厚的教科书,需要我们拿出大块的时间仔细研读、标注说明,甚至是死记硬背;它就像是祖母给孙儿哼唱的童谣,易于记忆,甚是亲切。而且它无处不在,或在母亲责备的眼神中,或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或在朋友的援助之手中。它就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中。《论语》塑造了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使我们有相同的价值观念和人格理想,使我们有共同的处事规范和相似抱负,是它让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屹立在世界之林而且熠熠生辉。《论语》中的句子早已幻化成精神思想永驻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说它奠定中国人的集体精神也不为过。《论语》中有许多地方涉及人格和心境,奠定了我们共同的家庭观、价值观、思想观和人生观。
《论语参注》书影
构成中国人基础人格的因素首先是“孝悌”。“孝悌”指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家庭观。《论语》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孝道的圣人训说。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关于“无违”,有正式的解释,是指不要违背礼节;也有民间的解释,是指不要违背老人的意愿。还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为他们的高寿而感到高兴,一为他们的衰老而感到忧惧。还有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侍奉父母最难的是和颜悦色。有事情晚辈先做,或者有酒食让长辈先吃,难道这就是孝了吗?
中华民族讲究孝道,我们注重家庭、注重伦理、注重孝道、注重传承。是孝道让我们达成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共识,是孝道让我们努力遵守《孝经》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告诫。在统治阶层的想法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意思是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这样的人犯上作乱的实在是太少了。在普通家庭中,我们追求的是“百善孝为先”,一个孝顺的人,总不会是一个坏人。孔夫子的孝道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成为中国人集体人格的基底。
图片
《孝经》书影
其次是“好学”。中国人的学习能力之强,举世公认。不论是数学计算能力,还是中国高考生的刻苦奋进,抑或童稚小儿熟背唐诗宋词等,都彰显了我们民族好学的本质。孔夫子极力推崇学习,《论语》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训诫,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者不惑”,等等。
孔夫子及其弟子对于学习有三个基本态度。其一,快乐学习。所有小学生都会背诵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正说明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吗?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竟然是快乐学习的倡导者,真让人始料未及。其二,珍惜光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及“日月逝矣,岁不我与”,都是孔夫子面对着河川和日月发出的珍惜光阴的感叹。其三,学而有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更是将百姓的志气上升到“人格理想”的境界。亚圣孟子的母亲将孔夫子好学的精神发扬光大,才有了小朋友们自小背诵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三字经》经文;世人多爱学,才有了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孙康囊萤映雪的典故。
孟母塑像
孝顺和好学都是难得的美好品质。但人不能一直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能只在家里学堂里,毕竟是要扩展自己的“领土”的,这便是儒家常说的“入世”。《论语》中有太多关于处世之道的对话。
入世,即走入社会。社会展现给人不一样的景致,提供不一样的机会,让人可以创造不曾有过的成绩。但同时,社会是鱼龙混杂之处,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论语》为入世之人指明了方向。如何才能独善其身呢?唯有遵守君子之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脍炙人口的警世恒言,让我们知道:君子的胸怀是宽广的,小人时常患得患失;君子明白世间大义,小人只看蝇头小利;君子很是合群却不相互勾结,小人则恰好相反;君子坦荡不骄慢,小人骄慢却不坦荡。这些圣人训说从性格态度、处事方式等方面,对君子和小人进行了区分,只要拿《论语》来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仿佛面对照妖镜一般,结果自现。中国人看中“君子”这个称呼,甚至以“君子”为自己品格的最高追求,自孔门的《论语》就开始了。
君子有君子的处世之道,孔夫子用一句又一句的生活语言,将君子的全貌刻画得十分清晰,一点一滴地描绘出君子的人格标准。
也许有人会问:君子难道就是一块刻板的木头吗?君子是不是要摒弃自己的情感?若君子也遇到了恩怨之事,何以面对呢?若真的要“以德报怨”,恐难做到。当有人来问:“用德来报怨怎么样?”孔子回答:“如果用德来报答怨,那用什么来报答德呢?用正直来报答怨恨就可以了,要用恩德来报答恩德才对。”孔子提倡用正直面对伤害我们的人和事。对待自己,要先做到自我尊重,才能尊重别人。
那么,如何做才能叫尊重别人呢?有一句朗朗上口的训诫给出了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到生活细节来说,君子要做到: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强加于别人;尊重他人的意愿,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是多么亲民的说法!在家里,如果我们不想做家务,就不能把家务分派给别人,要考虑到家人的辛苦;在工作上,我们不想做的工作,不能甩给同事,要相互体谅,也要承担责任;邻里之间,若有矛盾,想想自己的苦处,推己及人,便知道对方的苦处,也就不会强求。这一句话甚至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准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最高形态可以变换为另一句话,即“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礼仪的用处,就是以和谐为贵。这就从个人的行为准则上升到政治和社会的行为准则。中国不愿用武力解决纷争,喜欢用互惠互利的方式达成共识,善于友好相处。“和为贵”就是我们中国的风范,中国也是君子之国。
《论语》不是写给某几个人或只写给统治者一个人看的,而是写给所有后人的。后人继承《论语》精神,养成了低调与内敛的君子秉性,并且还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即使乡间老妇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少说话,多做事”,由此可见一斑。孔夫子是这样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要说话谨慎、行动敏捷。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花言巧语、表面和善之人,心中未必有仁。此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不要先说话,而是要先行动;“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这些训诫要求我们:君子,应慎言,行动要大于语言。中国人的集体秉性是:不张扬、较内敛,谦虚、务实,戒骄戒躁。很多成语,如油嘴滑舌、口蜜腹剑等,也都体现了中国人不喜嘴上功夫了得之人,认为这种人恐怕缺少德行。这是继承孔子精神的具体体现。
《论语》的绝妙之处,在于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具有的心胸。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品质高尚,在陋巷居住,一箪饭,一瓢水,别人都觉得穷困不堪,他却悠然自得。孔夫子称赞的是颜回那种内心自由的状态。不管人生活的境况怎样,或富有,或贫贱,或畅达于顺境之中,或困陷于逆境之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是我们中国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超脱于世间,追求内心的豁达。
颜庙
子贡有一天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的意思是,贫穷但是不谄媚,富贵但是不骄横,怎么样?孔子的意思是,这算不错的了,但是不如贫穷却快乐,富有却知礼。这是有大智慧的话。为什么贫穷会让你想起谄媚这个词呢?因为我们已经把贫穷和低三下四联系在一起,为了生存,一些人在特殊情况下,会涉及谄媚的问题。孔子是将贫穷与快乐并列的,贫穷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它与内心的心境又有什么关系呢?君子的心境为何会如此平和、快乐呢?因为“仁者不忧”,有仁德之人,内心是不忧愁的。只要有君子的仁德之举,内心自然平和。圣人的智慧总会发人深省。
子贡画像
中国人的文化与他国文化有很大不同,曾经作为留法研究生的我深刻地感知到:谦虚、好礼、友善、顾家、勤奋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代名词。文化,滋养着不同的人形成了共同的人格;同时,文化,也是由共同人格的共同选择汇聚而成的。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块智慧的净土,这里曾出现过一位万世之师,他和他的学生们留下过一本万世之书,用平实温润的话语滋养了华夏子民,形成了“仁”“义”“礼”的思想共识,使我们具有坚韧的品格、豁达的心胸、不屈的灵魂和傲然的姿态。我们以谦谦君子之身、温润如玉之心、古道热肠之情,屹立于世界东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