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刘续兵 | 清明时节话孔林
发布日期: 2021-04-04 浏览次数:189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刘续兵


孔林远眺

 

在曲阜城北的泗水河畔,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带。远离了尘世的喧闹,也听不到人间的争论是非,被后世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终于在这里得到了生命的宁静。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它寂静沉默,超凡脱俗,有一种只可意会而难以言表的感觉,不论你愿不愿意,犹如天籁,弥漫在我们周围。我们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灵在这一刻的悸动,既熟悉又陌生,既缥缈又真实。面对一个已永远沉睡的思想者,我们的灵魂仍在颤栗——两千年来注入到血液里的文化因子,让我们离孔子其实并不遥远。

 

清明与扫墓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产生了许多与其它民族不同的节日与风俗,清明节就是中国传统风俗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古代的清明风俗,许多内容是融合寒食风俗而来的。据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被火焚于绵山的贤士介子推,由晋文公重耳下令休火而形成。唐宋以降,清明节代替了寒食节,成为以祭祖扫墓和郊野踏青为中心内容的全国性节日;元明以后,扫墓之风遍及全国,清明节因此亦得“鬼节”之名。

 

实际上,清明时之所以扫墓祭祖,还隐藏着我们先民们内心的一个秘密:对生命再生奇迹的强烈渴望。古人首先看到了自然界万事万物在春天的复苏,便认为只要通过某种特殊的形式,死去的亲人也会再次复活。随着时代发展,其本原意义已渐渐被淡忘了,清明扫墓祭祖成为追念先祖、教育后人、团结宗族的民族习惯。

 

在曲阜一带,祭祀祖宗林墓、插柳、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主要内容。每到清明前后三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或乘车,或步行,纷纷携带火纸、香、酒和供菜,分别到各自的“林”中为已故的先人祭奠,叫做“上坟”。由于在当地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更由于孔子、孔氏家族的独特地位,清明节前后的孔氏家族墓地孔林,便成为这一风俗最集中的再现之地。络绎不绝的扫墓队伍,简洁而寓意悠远的仪式,无声的静默哀思,在孔林古木深深的背景下,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民俗画卷,生动的传达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

 

孔林,四季皆美

 

有人说,游览孔林的最好季节是在秋冬两季。秋天的时候,林内的叶子红了又黄了,层林尽染,地上是一片片厚厚的树叶,这时候就能看到许多美院的学生背着画架穿行其中,也有一些中外游人在林中找一个花草茂盛的地方,就那么静静的躺着。冬天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迷人的景色,冬雪覆盖下的林木和石像,仿佛存在于非现实的空间,万籁俱静,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只有当你踏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才意识到天地之间静的有些怕人,时间在这里也仿佛停滞了。

 

孔林雪景

 

可是,如果你在春和景明时节步入孔林,又可以触摸到春的气息带给这片园林的另一种况味。成群成群的小小野花似天上的繁星洒落人间,草木间喷涌出的清新味道,给多少有些肃穆之气的孔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一个个平时作威严状的石人、石马、神兽,也似乎在和煦的阳光照射下,隐隐露出一丝笑意。

 

春天怒放的二月兰

 

孔子墓

 

并不主张厚葬的孔子生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简陋的墓园会扩展成如此庞大的规模,纵是历代皇陵也难望其项背。今天的孔林,是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里占地达3000多亩,林墙周长5591米,坟冢10万余座,民国以前的墓碑4003通,树木10万余株,其中古树名木4200多株,古建筑116间,历代石像、石仪85对。

 

孔子墓

 

孔子墓本身并不显赫,静静的座落在规模庞大的孔林的西北部。与孔子身后的荣耀、纷争与热闹比起来,他的长眠之地竟是如此的简陋。矮矮的院墙隔开一片小小的天地,似乎自成一个时空。在这里陪伴他的,只有儿子和孙子,孔鲤墓、孔墓与孔子墓错落在一起,竟形成了被后人称为“携子抱孙”的墓葬格局,实不知是有意还是天意。

 

叶落归根,磨不掉的人文情结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故土难离”之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轻意离开父母、离开故乡。即使离开了,在外地安了家,却总也安不了心,年老体衰之时,想方设法也要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即便客死他乡,如狐死首丘,千方百计也要归葬到故土,这甚至成为众多羁旅之士生前最大的愿望。于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是流传着许多千里万里护送亲人棺木回乡安葬的感人故事,而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死者的非直系亲属,乃至陌生人,那么定会成为万人传颂的义举了。

 

孔林秋色

 

走进孔林,只见坟冢累累,碑碣幢幢,奇树异木,冠盖如伞,让人想起金人党怀英“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的诗句。看看这里数以十万计的坟墓吧,把占地如此之广的陵园,挤占得狭窄窘迫起来,一个个挨挨挤挤,甚是热闹,想必跟那么多的族人、亲人挤在一起,肯定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了。这些坟墓的主人,固然大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却也有众多飘流在外,叶落归根,死后回到家乡的游子啊。

 

不过,并不是所有孔氏族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百年后的安身之地。据“孔家人”说,孔林有“三不入”:嫁出去的女儿不入,因为是“别人家的人”了;违犯国法被定罪之人不入,因为给家族蒙羞了;出家为僧为道之人不入,因为不合儒家道统了。从这个“规定”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确是典型的中国人的家族墓地,是“孔家人”的家族墓地,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

 

尊师重教,令人感动的师生情意

 

孔子墓西侧,有三间小小的房屋,是为纪念孔子的学生子贡所建。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最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弟子们服“心丧”三年,独子贡“庐于墓六年”。“自后群弟子及鲁人处于墓如家者,百有余家,因名其居曰孔里”(《 孔子家语·终记解》)。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子贡庐墓处

 

据说,当年子贡为师奔丧时,从南方带回用作手杖的一根楷木枝,随手插在孔子墓附近,竞生根发芽,长成一株参天巨木。此木是否为子贡亲植已经不得而知,但其树龄经测定已有两千年左右却是不假,可惜已为雷火所毁,只剩下一段树根,见证着这个美好的故事。为了纪念“子贡手植楷”,人们除在树旁立碑外,又把这株寄托了师生情意的古树刻画留像,制成石碑置于树旁,还特意建起一座亭子来保护。让人感觉神奇的是,这座“楷图碑”,每到春秋时节人们隆重祭祀孔子时,碑图上总是会流下“泪水”,似乎是子贡等学生们在缅怀老师孔子。有好事者试图以“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一现象,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还专门做了一期节目,就叫“孔林流泪碑的故事”。大家固然可以用石材、春秋时节的天气转换、气温和孔林的植被、空气、水分等科学数据去分析这一现象,但是,善良的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是孔子师生间的感人情意创造了这一“神迹”。确实,有些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其实是在于她的人文情怀,我们又何必过于较真呢?

 

 

孔林流泪碑

 

正是从孔子师生开始的尊师重教之风,影响了孔子故里的父老乡亲,形成了“十万人家尽读书”的社会风尚。直到今天,曲阜当地人仍以“老师”作为对别人的尊称,而这一称呼,也确实比“某某长”听起来更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意味。

 

说到底,孔林是孔子及其子孙后代长眠的地方,是一个肃穆沉静的所在。感受孔林,最好是在一个清亮的春日,或是寂静的雨天,或是雪花飘飘的时节,远离喧哗的人声,没有世俗的干扰,只有天地的沉静,和着风声雨声,还有你多情的思绪,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与孔子对话。正是:

 

草盛枝繁色红黄,云雀无声洙水长。

石人不语深深路,墓碑何叹短短墙。

尘土精神在,千古文章俎豆香。

携子抱孙情何远,叶落归根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