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除夕守岁
发布日期: 2021-02-11 浏览次数:135 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宋振中
除夕为“月穷岁尽之日”。此时,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熬年守岁,共享天伦之乐。这正是中国人过年最大的企盼。
除夕指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又叫“团圆夜”“团年”“大年夜”等。除夕一般在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人们通常称这一天为“年三十”。民间习惯上将“除夕”作为“月穷岁尽之日”的代称,所以除夕不单指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而是指年三十这一整天。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古往今来,除夕之日,流传着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民间习俗,张贴春联、祭神祀祖、吃团年饭、燃放烟花爆竹、通宵达旦守岁,等等,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这一主题。有关除夕的习俗在文献中多有记载,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描述了除夕之日忙碌、热闹的景象:“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家不论大小户,俱洒扫门,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话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除夕之日,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意在驱鬼镇邪,祈福纳祥,保佑一家人新一年平安幸福。春联是辞旧迎新之际必不可少的,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写各个时代的画面,每逢过年贴春联是继承中国传统习俗的一种方式,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
除了张贴春联,除夕这天还要在灶房贴上一张灶王爷的年画,如今还有贴福字、窗花,等等,这些都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国传统过年习俗,增添红火喜庆的节日气氛,寄予人们对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当人们在自家门口贴年红时,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了大幕。
除夕还有吃“团年饭”的习俗。团年饭是农历每年最后一天的晚餐,民间俗称年夜饭,有的地方又叫“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等。团年饭是过年的重头戏,不但丰盛多样,而且很有讲究。我国北方地区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寓意“喜庆团圆,吉祥如意”。又因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盘盘端上桌,寓意“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有的在包饺子时,还要把几枚沸水消毒过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来年发大财;又或者是包糖块、麸子等,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新年的美好愿望。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对中国人来说极其重要,是人们非常重视的家庭宴会。无论相隔多远,工作多忙,人们总希望在除夕之前赶回家中,在除夕之夜,与家人们一起吃“团年饭”,这样才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有的人不能赶回家,家人也总会为他留一个位子,摆一副碗筷,表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是一年中最让人留恋的一晚,人们往往通宵不眠,熬夜达旦,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就连小孩子也硬撑着眼皮到天亮,叫“守岁”,俗称“熬年”。过去,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而今,人们挂上红红的灯笼通宵灯火齐明,辞岁守岁接岁,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有的地方,人们还在自己家院落,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
另外,除夕还有放鞭炮的习俗,一来基于年兽的传说,求得平安吉祥;二是新年到了,要有响动来迎接它的到来。如今,倡导文明过年,各地,尤其是城区,倡议限放甚至禁放鞭炮。没有了燃放烟花鞭炮的热闹喧嚣,丝毫不会影响年的味道,不仅少了噪音的侵扰,更多了一份安全。
年末岁终之时,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家老小围坐餐桌旁,一边品尝着丰盛的晚餐,一边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互敬互爱、共叙天伦,是多么温馨幸福的一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