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发布日期: 2021-02-10 浏览次数:186 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翠
春联起源于桃符。依据《燕京时岁记》所载:“春联者,即桃符也。”桃符为何物?据《后汉书•礼仪志》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这种左右两旁设立桃符的方式正是春联分左右两联的形式来源。由此可见,民间信仰是春联的意识渊源。所谓桃符,融入了对天地和祖先祭祀的内容,进而又演生出驱邪避鬼的意图。
在南朝梁国的《荆楚岁时记》里,曾提到楚地的三十六种风俗,其中之一就是在门上挂桃符。而迄今史书中所见最早的春联应是由五代时期西蜀后主孟昶题写。据宋人张唐英《蜀梼杌》载:“蜀未亡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新年享承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自孟昶始,春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文人墨客的特权,他们在这平行对称的文字里展现才华。而独立于骈文和律诗,凝练简洁的一副副对联给了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据说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春联年年被人揭去,为此,一年除夕时,他先贴了春联的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人来偷。到了大年初一,出现在他家的春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原本晦气至极的对联,变成了吉祥无比的佳句,文人的才情在这两行文字间尽显无遗。
桃符为春联的前身,作为这种上下句联语的春联,在宋代普遍流行,北宋王安石的《元日》诗中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明直到宋代,春联仍被不少人称作“桃符”。但材质却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又称“春贴纸”。元代则秉承宋代的传统。直至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春联的正式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得知是一家外出未归的苗姓阉猪者。朱元璋便亲笔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在文人风雅作对之外,又有了对新年希冀更平凡质朴的表达。一直流传至今。
中国的民俗传统节日既源于农事,春联作为春节中必不可少的习俗,也自然带有着农耕文明的印记。春联中常常包含丰收、富贵、平安、长寿等字眼,来表达对人们对幸福的憧憬,而这些幸福观也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的条件下形成的。春秋时期的《尚书•洪范》中最早明确的表达了中国人朴素的幸福观:“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便是人们常说“五福临门”之“五福”所在。小农社会中,丰收与富裕是人们的首要愿望,“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礼仪”,只有仓廪丰足之后才谈得上生活中的喜悦满足,这种希冀见诸春联则如“盛世民殷岁稳”、“人寿年丰新年瑞”等。
而春联中最常有的便是讲求修身齐家,对以德为先的美好品质的肯定,对真善美的赞扬,如“里有仁风春色溥,家余德泽吉祥临”、“四海德为邻”、“德高福寿多”等。这与中国传统的伦理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关。家庭总是以和为先:“家庭和睦四时春”、“勤劳千载福,和睦一家亲”等,推而广之,春联中也有人伦与群己关系,强调与邻为善、与他人平和共处,如“择居仁里和为贵,善与人同德有邻”。因此,春联也在深层次上表达了对人格的塑造、对人性的赞扬乃至对人生的反思。在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海合作组织馆大门以欧式造型嵌入中式主题对联,演绎“和谐世界,从邻开始”的主题。上联是“与邻为善,谋求安邻富邻睦邻新型国家关系”,下联是“以邻为伴,携手共创共进共赢广阔合作前景”,与华夏文明两千多年来推崇的“以和为贵”思想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蓝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因此中国人的诗性气质也渗透在春联的字里行间。春联中常常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或展现时光流转、四季更替,或描绘春意萌发、生机盎然,人们以自然之眼观物,将丰富细腻的感情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去。而天人合一的诗性思维又使人们把自然对象与人引为同类:“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龙腾丰稔岁,蛇舞吉庆年”、“羊舞丰收岁、猴吟锦绣春”等都是春联中常见的表达,赋予自然万物以人格,使它们也能够报送春日来到的消息,传递节日的祝福,表达辞旧迎新的希冀。人与万物同感共知,由此可以略窥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感激与敬畏之情。
对于我们80后这一代人,年的味道仿佛就在昨天,依稀能回味一下小时候对年的那份渴求。扫尘土、贴对联、新衣裳、走亲戚、压岁钱、看春晚、花生瓜子大白兔奶糖……那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幸福,更像是一种愿望的满足。这种难以言说的感觉,逐渐变淡但又不舍,其实舍不得的只是儿时的无忧无虑、自由天真。如今,大家都感叹年味淡了,甚至不再“盼着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也逐渐消失了。大多数人己不再自己手写春联,而是通过购买或馈赠的方式获得,而摊位上的春联大都是机械印刷品。对春联表达的内容不再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张贴春联获得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大大削弱,祈福的意味更多被一些喜庆的装饰物代替。其实,我们在享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真正要做的是在文化上、情感上创新,丰富中国人的当代民俗,促成适合当今的新民俗。因为正如王羲之所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春联是能够将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以诗意又世俗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最好方式,它依旧应是中国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