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读懂孔庙,读懂中国”之圣时木铎,遗响万年
发布日期: 2018-06-07 浏览次数:109 来源:联合日报 作者:杨朝明
    编者按:本文是由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持的《联合日报》专栏“读懂孔庙,读懂中国”系列文章之一,现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说起孔子和儒学,不少人会与“拘泥”“落后”“保守”等词汇联系起来,它似乎成了“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代名词,孔子在“文革”时期甚至被扣上“拉历史倒车”的大帽子。可事实居然正相反,与时偕行、时中损益恰恰是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精华和精髓。关于这一点,孔庙的“圣时门”好像无声地告诉世人:人们的误解太深了!
    圣时门是曲阜孔庙的第二道大门。但从门前醒目篆额的“至圣庙”坊的名字,就可以推测它曾是孔庙的正门。圣时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钦定此门“圣时门”。“圣时”源出《孟子·万章下》,孟子将孔子与伯夷、伊尹进行比较,说孔子是“圣之时者”,认为孔子“圣”的境界能够通权达变,顺应时势,讲时中变化。
    站在门前,揣摩“圣时”二字,令人不禁思索:为什么在历经岁月跌宕、政权更替的几千年历史上,曾有19位帝王21次来到曲阜祭祀孔庙呢?大概是因为孔子的思想能够穿越时空,直达人心、人性,直达社会现象的根本,适应社会的需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可以与时俱进、与时偕行。
    人们说孔子所谓“复古”“倒退”时,似乎不去顾及儒家典籍里面许多的孔子言论。例如,儒学名篇《中庸》明确记载了孔子的话:“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孔子将墨守陈规、不知变通、不懂时变的人,与“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并提。《论语·子罕》则载有孔子对礼的看法:“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孔子崇尚周礼,但孔子并不固执、偏执。有人说:“臣之与君行礼者,下拜然后升成礼。时臣骄泰,故于上拜也。今从下,礼之恭也。”从维护社会秩序出发,孔子要求君臣父子各安其道,因此选择了违众的态度。可见,孔子并非泥古,亦未固今,一切都视是否合“宜”而定。真不知道孔子的“复古”和“倒退”从何说起。
    孔子认为,历史是在“损益”中发展前进的。他对夏、商、周三代文明进行比较,相关论述可以说随处可见。例如他说:“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在他眼中,较之商、夏,周代文化更为理性,更为进步。孔子认识到,周代礼乐制度并非周公独创,而是在借鉴、吸收前代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所创立,所以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文化继承了夏、商的主体结构与基本精神,更加充实灿烂,孔子对其非常向往。孔子对周文化高度赞扬,由衷服膺,反映了他厚今不薄古的历史观。
    孔子历史文化“损益观”有经典的表述,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殷商之礼是从夏礼因袭而来,周代之礼又是因袭的殷商之礼,虽然有所变更,但这只是细节的变更,而不是本质或全面的转换,总体上仍然是一种损益关系。在本质上,孔子谈论了“变”与“不变”的关系,在他看来,礼仪枝节虽每代有变,而其实质内容永远不会变。每个朝代都会有礼法制度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世事变迁,制度要有所损益。但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只要人们生活在一起,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怀,就离不开君臣、上下之类的礼法纲常。
    所谓“圣时”,自然首先在于知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时中”,才能在进退之中审时度势,保持清醒,立于不败之地。在人生的路途中,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时中”问题,人人都应该经常反省,从而扪心自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干什么的?在这样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立身之本,知道自己能干好什么。因此,循道而行,知时取中,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所谓“礼以制中”,礼表达的是“中”。中不离时,符合中道的做法一定是合理、合礼的。“君子而时中”,时中是至高的人生哲学。知时,才能实现中,才可发挥中。那么,人为什么有时不能因时而动,不能好好把握人生呢?
    知时,要懂得“时变”或“通变”。孔子儒家主张的“时变”和“与时偕行”,当然不是无原则的苟合,而是在把握中道基础上的知时通变。孔子对管仲的评论就是很好的例证。因为对管仲是否合乎“仁人之道”感到困惑,孔子弟子请教孔子。孔子很少以“圣”与“仁”许人,却高度评价管仲,认为他符合“仁”的要求。子路、子贡等有疑问:桓公杀公子纠,召忽能以死相护,而管仲不死。管仲是否缺乏仁德?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如果像召忽那样为公子纠而死,也就难有后来“一匡天下”的历史伟业了。管仲“通于变”,辅佐齐桓公,泽及后世,正是仁人的作为。
    知时,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需要知行合一。所有的立言、立德都在树立标杆和榜样,于是我们内心的榜样要树起来。但学习和效仿不是照抄照搬,否则就会出问题,“东施效颦”就是很好的说明。面对不一样的情况、不一样的条件、不一样的环境,就需要就事论事,适时权变。这种“变”要合宜合义、合理合礼,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内在精神。
    榜样、标杆是参考,是方向,我们要善于学习其精神实质。学习的本质是与自己相呼应、与环境相呼应,融合成新的行动,制定合宜的办法。现在弘扬传统文化,在不能整体理解其生命价值时,在不能正本清源把握其博大体系前,可以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原则,继承其精神,弘扬其价值,结合当前的时代、自身的实际进行体会运用。(原载:《联合日报》;作者:杨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