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小心嘴上的“孔子”跑偏,听杨朝明说“儒学”,参透中国的可怕与忧虑
发布日期: 2016-09-09 浏览次数:180 来源:山东政协 作者:杨朝明
    “委员随笔”栏目今推送的是,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杨朝明的随笔《你知道儒学的巨大内力吗?》。
  在中国有一个词叫“礼”义”。“礼”与“义”相亲相爱,密不可分。古人都知道:礼者,理也;义者,宜也。那么,“儒学”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呢?又有多么巨大的“内力”呢?小心嘴上的“孔子”跑偏喽!
  从微信看到刘亚洲先生的文章《美国的真正可怕之处在哪儿》,十分感慨,于是不由得想到许多问题,想到“中国的真正可怕之处在哪儿”?中国最让人忧虑的是什么?
  在当下许多人那里,儒学依然被偏狭地、错误地理解着、认识着,许多人还浑然不知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要看很多人口里说着“修齐治平”的言论,其实他很可能是“习焉不察”、“莫名其妙”的。有人甚至厌恶、鄙视孔子与儒学。“外行人”不会也不可能理解和明白,于是,有人摸不着头脑地表示疑问:为啥“竟然重视起孔子儒学来了”?还有人以为“中国已无路可走,又回到封建时代”。也许有这样的认识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恐怕是一些自认为“内行”的人,他们一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皮相不见本质。借用他人的一句话:当今时代,儒学成了办公大楼,在名目繁多的科室里,只见伏案办公的职员,难得见到几个真正的儒学家。 
  因此,我们想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孔子思想与儒学,想到儒学的内在气质与功用。
一、儒学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儒学是什么?儒学是“修己安人”之学,儒学之道在于“忠恕”。不错,这都对。那么,作为治世之学,儒学怎样做到“治国平天下”呢?
  第一,儒学是“大人之学”。儒学一开始就是致力于培养精英分子的,让这些精英分子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教育是成人教育,大人之学是“成人之学”。“成人”不是“成年”,大人,不是年龄概念。大人,必须是士人与君子,是需要“劳心”的人。在传统中国里,被称为“大人”是受到尊重,与“小人”就有不同。境界更高的人则是“贤人”与“圣人”。古代教育,是“造士”,价值观是“先王诗、书、礼、乐”。因为“诗、书、礼、乐”是“义之府”、是“德之则”
  第二,孔子早就看到天下“有道”与“无道”决定于“干部队伍”,关键在于为政治国的人。孔子儒家极重视“干部”的管理。孔子说得明确,“冢宰之官以成道”,管理干部的机构或主管部门必须尽职尽责,出了问题,他们要负责,“官属不理,分职不明,法政不一,百事失纪曰乱,乱则饬冢宰”。社会风气是党风、政风的晴雨表,社会风俗出了问题,一定是官风出了问题,这是就要“饬宗宰”,整顿吏治。
  第三,孔子所办的教育是培养为政者。他本人从事教育而不去为政,别人还质疑他,孔子认为,以孝悌之道“施于有政”也是“为政”,因为人懂得了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途径,决定了“德”的重要性。他希望人们德位相配,“责任大”的人“要求高”,“尊贵的人”应该是“高尚的人”,他希望受尊重的人值得尊重。
  第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教育好,所以你要特别注意对“中人以上”的人“语上”,使那些“志于道”的人去影响与引领社会,让“君子怀刑(型)”。人的境界不同,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喻于义”。“富与贵”是人人都向往的,很多人天生就追求“利”。不是说“君子之德风”吗?  
  第五,与周代的“造士”类似,唐代以来实行科举制度,从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精英分子,他们是有脑子、有思想的人,他们有位置、会决策,是他们维系了全社会的文化生态。这样的人会不犯错误、少犯错误,一般不会犯大的、致命的错误。
二、中国文化的大气与包容
  中国文化有包容的气度。2013年11曰26日,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谈到,有的外国元首看长城,觉得中国人是爱和平的,不进攻侵略,而是防守自己的家园。我认为长城还象征凝聚力,外来的东西,进来后也变成内生的东西,中华民族是融合的,一定要把外来的本土化。佛教也是外来的,变成我们本土的了。
  说到文化的大气与包容,很容易让人想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石碑上的那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站在世界文明与国际关系的高度,习近平主席多次讲到“思想”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指出中国传统爱好和平的思想一直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这完全符合中国文化的实际。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征很早便形成了。春秋时期就有人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儒家集古代文化之大成,形成了“和而不同”的优秀品质,虽不苟同,但相尊重,和平共处。只要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就能具有包容精神,实现文明和谐,就能像习近平主席所说,世界哪里还有什么“文明冲突”?
  中国先人早就看到“人心惟危”,人不能“好恶无节”,而应明理修身,推衍亲情,放大善性,“允执厥中”。孔子便说:“凡夫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又说:“人藏其心,不可测度,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既然“有度”与“无度”全在“人之思想”,那么,中华文明“以礼制中”的意义便不言而喻。
  刘亚洲先生说:健身是一种品质。健身代表一种蓬勃向上的文化。一个国家有没有朝气,看看它有多少人健身就知道了。我还要加上一句:这个健身的群体也很值得分析,年轻人都累,人人都喊“压力大”,许多人在唱“鸭梨大,鸭梨大”,要等到退休后才有机会有时间健身,就可怕了。(来源:《山东政协》 作者:杨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