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告诉你,应该这样读《论语》
发布日期: 2016-07-06 浏览次数:84 来源:山东政协网 作者:杨朝明
    说到《论语》,无论是谁,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感到它的特殊而且重要。对于中国人,他代表着“传统文化”;对于外国人,它代表着“中国智慧”或“中国思维”。
  在一些外国人眼中,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英国作家贡布里希(Ernst H.Gombrich,1909~2001)就说,他关于中国最初的概念,至多是曾在茶杯或花瓶上见过的几幅图画,他想象着这里有“神情呆板的长辫子的小个子男人”、“有弓形桥的富于艺术性的花园”以及“挂着铃铛的小塔”……。
    没有细致了解中国以前,他的认识自然是模糊的。现在,世界的联系便捷多了,人们很容易就能走近中国,很快就能知道那样一个童话般的中国从来不曾有过。在历史上,这个国家早已经面积辽阔,人口众多,上有最高统治者“天子”,下有各级地方机构。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人们使用着“共同的文字”。
  贡布里希就十分看重中国这种“共同的文字”。他认为,庞大的中国之所以得到很好的维系而没有“崩溃”,与拥有汉字这种“共同的东西”密不可分。他说,中国人所写的不是语言,而是事物,人们都能读懂这种文字,即使说出来的话人们一句也听不懂。
    其实,中国汉字的奇妙,远远不止表现在象形、指事、会意等字形上,而且在读音中也有意涵上的通联。比如,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礼者,理也;智者,知也……。仁,就是爱,就是修养,是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义,就是应当如此,就像人行走应当在路上那样;礼,就像道理的“理”,就是与天理、人情相呼应,就是理应如此;智,就是明白通达,就是清晰地知晓。
  我举例仁、义、礼、智这些字,是因为它们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以孔子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先哲,反复论说的正是这些。中国汉字与中国智慧是一体的,先哲们研究社会人心时间久了,才有了这样精到的认知。贡布里希明确地看到,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与和睦方面起到更为重要作用的正是孔子,他庆幸中国人选择了“孔子”。他称孔子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导师”,他看到孔子遵循他以前数千年的美好传统,试图用自己的学说使人幸福。
    在孔子以后,中华民族立足于他所确立和阐述的价值观念,更和睦更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了解中国,请从孔子开始,要认识孔子,不能不读《论语》。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弟子们随时记录老师的“善言嘉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孔子遗说”。孔子以后,儒学影响越来越大,孔子地位越来越高,孔门后学于是汇集整理这些遗说,从中选择“正实而切事”的言论,编辑成了《论语》。“正实而切事”是说这些言论靠得住,这些言论也行得通。《论语》看起来像是材料的随意集合,其实,在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都按照孔子思想进行了精心编排。
    读《论语》,要用“心”读。入进去,才能找到感觉。只有仔细品读,或者对照孔子的其它相关材料综合思索,就能慢慢“品味”出其中关于人生的“品位”来!《论语》其实是“生命面向生活”的思考,孔子乃至《论语》的编者想告诉人们,面对生活的各种状态,每个生命都应该有理性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去自觉信奉、遵守人们共有的道德,从而活出生命的精彩!
  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社会震荡,人们进行文化反思时,还不能摆脱外敌不断欺凌的恐慌,反映在学术上,就是不能正确估价古代文明的发展程度,对孔子儒学的认识难免有表面化倾向。当我们逐渐走出迷茫之后,孔子儒学的价值便凸显出来。也许你认为孔子“只有一些老练的道德说教”,或者你认为他提出的方法很简单,但他的“不简单”或者正隐含在它的“简单”背后。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它,其中的确蕴含着比你第一眼所看到的更多的智慧。
  我相信,如果有《论语》相伴,人生的脚步会更踏实!(来源:山东政协网 作者:杨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