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忠信之道及其现代价值
发布日期: 2017-08-09 浏览次数:192 来源:孔子文化季刊 作者:曹景年
    忠信之道是儒家教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常常以忠信并称,他曾经以文、行、忠、信四个方面的内容来教育他的弟子。在郭店楚墓竹简中,就有一篇《忠信之道》,专门谈论忠信之德,其中有“至忠如土,至信如时”这句话,意思是忠就像土地一样,化生万物却不自矜伐其功;信就像春夏秋冬四时一样,准时来到而不会有差错。不仅是儒家,诸子百家也有不少谈到忠信的,如《管子•五辅》云:“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对家事要孝悌慈惠,对国事则要恭敬忠信。《韩非子•难一》云:“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对作战来说,可能兵不厌诈,而对君子来说,也可以说不厌忠信。忠信在战国时代就被普遍作为道德规范和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当时出现了许多刻有“忠信”二字的印玺,为人们日常佩戴和使用,可见忠信观念的普及程度。在后世忠信成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可见忠信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各种忠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弘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忠信观的精髓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既是维护传统社会安定的重要道德资源,也对我们建设现代社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忠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忠、信的观念起源很早,也具有多方面的内涵。忠的含义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本义和引申义两种。就本义说,《说文》云:“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中,中声。”这个记载解释了“忠”最初的含义是指人的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尽心竭力、忠心不二。正如朱熹所说:“忠就是要尽自家这个心。”尽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就是忠,强调行动者对所认定事情的坚持和履行程度。忠的本质要求在于坚守、不二、保持始终一致,而不能三心二意,因此董仲舒就曾形象地说:“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忠经》也提到:“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忠的引申义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忠于职守,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应承担的职责,因此由“尽己之谓忠”引申出要求人对于自己的职责、任务、职守尽心竭力,这就衍生出“忠于职守”的观念。如孔子为委吏,能够做到“料量平”,为乘田,能够做到“畜蕃息”,虽然官职不大,但都能够尽心职守,把工作做到最好,这就是一种忠。当然尽忠职守不仅只对臣子言,也包括君主,君主也有自己的职守,并且要尽到应尽的义务。《左传•桓公六年》云:“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君主的忠德体现在忠于民,忠于民就是要利民,保民、养民,以民为本。孟子曾经尖锐地问齐宣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意思是,没有把齐国治理好,这是谁的责任?忠于职守的题中之义就是不能徇私枉法,这就引申出大公无私的观念。《左传》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又云:“无私,忠也。”因公忘私,大公无私就是忠。最后,由忠于职守、大公无私进而可以引申出忠于君上的观念,因为任务和职责,都是君上分派的,把君上交给的任务完成好,这才是忠。《论语•八佾》中,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管子》:“忠者,臣之高行也。” 《墨子》:“为人君必惠,为大臣必忠。”孟子曾经跟平陆的大夫孔距心说,平陆这个地方你治理不好,让人民流离失所,这就是你最大的失职,就像从主人那里接管一群羊,就应该努力为这群羊寻找草料,把它们养肥,结果你却让它们冻馁离散,这不是很大的罪过吗?对孔距心来说,没有把齐王交给你的平陆治理好,这就是失职,是不忠。而秦汉之后,随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形成,忠渐渐成为臣子忠君的专门词汇,并且因“君为臣纲”而得到全面强化,甚至出现了专门教人学“忠”的《忠经》,与《孝经》并称。
    《说文》云:“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俗语说人言为信,努力去落实自己说过的话,不爽约,就是信。 《庄子•盗跖》讲了一个广为人知的信的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一位叫尾生的男子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后人多用“尾生抱柱”一词比喻坚守信约。 在春秋战国时代,信的观念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对神之信。信是对祭祀的一种要求,祭必言“信”,指祭祀者的身份、祭品等都要符合礼的规定,《左传》不止一次提到这一点,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等。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不是自己应当祭祀的对象却要去祭祀,那就是谄媚,就不是信了。《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卫国遭狄人侵略而迁到帝丘这个地方,占卜说能有三百年国运,卫成公梦见康叔说:“相夺取了我的祭品。”(相是夏朝的先代君王)成公便命令卫国祭祀相,宁武子认为不行,说:“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相在这里已经很久都没有受到祭祀了,这也不是卫国的罪过。”因此下令罢除了对相的祭祀,这就是要求对神要信。其二,对人之信,尤其用于诸侯盟誓方面。春秋时代诸侯战争频繁,为了换取和平,往往采取盟誓的手段,而盟誓成立的关键就是信,如果不信,则今日结盟,明天就可能背叛。
    忠、信两种德行的含义是相通的,在《论语》中忠信并列的情况达到八次之多。“忠”从中从心,“信”从人从言,但人说出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最终来自于有什么样的心。因而,“信”应当以“忠”为根基,从“尽心”出发。朱熹认为:“未有忠而不信者,亦未有信而不出于忠者。”孔颖达云:“内尽于心曰忠,外不欺于物曰信。”如果将“忠”规定为“内忠于心”的话,“信”更侧重于“外信于人”,前者体现的是内在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后者体现的是外在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践行。
二、忠信是个人立身之本
    忠信是个人立身、处事和生存的基础,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孔子所教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文、行、忠、信,“文”指文献、古籍等,即书本知识;“行”即德行,它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忠”“信”便是指对人的态度,尽心竭力、诚实信用,这是属于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怎么做才是尊崇德行?孔子要求弟子要以忠信为主,要不断地改过迁善,这才是“崇德”。一个人要立身处世,就要与人交往,而忠信无疑是与人交往的重要道德准则。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把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忠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相待作为每天自我反省的内容。可见忠信在一个人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和“軏”都是车辆上车辕与牛马相连接的必备部件,如果没有“輗”、“軏”,车就会与牛马脱离,而根本无法行驶。孔子将“信”比作“輗”和“軏”,告诫人们“信”就如同一个人的脊柱,如果没有了“信”,人就如同马车失去了“輗”和“軏”一样寸步难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反之,如果能够坚守忠信之德,则即使到非常陌生的异国他乡,也能够安身立足。例如子张曾经向孔子请教如何才能处事通达顺利,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行都能做到忠信,即使在文明程度不高的蛮荒之地,也能行得通。这与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的“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的意义是一致的。孔子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恪守忠实诚信,不与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敢于改正才能称得上是君子,这是要把忠实诚信的道德要求放在首位,提倡与自己同道者交朋友。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集注引苏氏云:“爱而务劳,禽犊之爱也;忠而勿诲,妇寺之忠也。”爱一个人,不是要让他享受、清闲,而是要让他承担任务,让他有所劳作,有所提高。否则与动物爱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同样,对一个人忠诚,也不是事事顺从,而是要对他有所教诲,把自己的能力贡献出来,否则跟后妃和宦官对皇帝的忠有什么不同呢?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坚守忠信观念,践行忠信准则,都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的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家庭、亲戚、邻里、同事、领导等等,虽然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无一例外都需要忠信这个支柱,有了忠信,各种关系才能够更加稳定和谐,才能给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孔子言:“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思是说,为人忠实守信,能够增进道德、积累事业。发挥孔子忠信观念的正面导向作用,有助于社会道德氛围的形成,这也正是孔子忠信观当代的价值所在。
三、忠信是国家为政之道
    在我国传统的道德理念中,忠信首先是对执政者所提出的要求。李存山先生说:“忠信之道的忠信,是对当权者进行政治伦理说教,要求当权者对臣民做到忠信。”孔子特别强调:“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荀子说:“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 政府的政令制度得到伸张,不出尔反尔,守得住信用,才能维持法律和政令的权威,也才能保持团结,否则就是上下离心离德,一盘散沙。
在《论语•颜渊》中,子贡问怎样治理国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去掉其中的一个,应该选哪一个,曰:“去兵。”子贡再次提出选其一而去之,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吃饭问题固然是大问题,但孔子认为比吃饱肚子更重要的是信用,于是提出了“民无信不立”这一响亮的名言。“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其实应该读作“(我若)无信于民,(则)不立”,讲究信用的主体不是民,而是在位者,在位者如果不能取信于民,则政府就无法正常运作,就“立”不起来,可见信对于政府来说是多么重要,如果说财政是政府运作的物质基础,则信则无疑是政府有效运作的精神基础,而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者要恭敬地对待自己国家的政事,讲究信用,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役使百姓不误农时,才能更好地治理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子路》篇中,孔子特别强调:“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情,情实,实际情况,为政者讲究信用,取得了民众的信任,百姓就没有敢不拿出真情实意的,因而没有欺瞒的情况发生。上信于下,则下信于上。上下相互信用,劲往一处使,国家自然就是一片和谐景象。否则,如果政府朝令夕改,甚至言行不一,则根本无法取得民众的信任,那么人民又怎么会以真情实意来对待政府呢?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十分重视政令的可信度,在攻打原国一战中,因准备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十天之内收兵。但到了期限之日还未攻下,群臣进谏让文公再缓三天。文公坚持要撤兵,因为与大夫约好了十天之限,若不离开,就会失掉作为君主的信用,于是撤兵离开。孔子读了这段记载说:“攻原得卫者,信也。”晋文公能够打下原国,获得卫国的拥戴,正是在于这种忠信于民的态度。
    作为执政者,在对待民众时固然要坚守忠信,而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做到忠信也显得尤为重要。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以“忠”首先是君要以“礼”相待。可见,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臣并不是无条件地“忠”于君,而是要在符合道义标准的条件下去侍奉君主和上级。子张问政,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之无倦”是就心理言,指不要有懈怠、倦怠的心理,要始终如一,以无倦之心居于自己的位置上。“行之以忠”就行动言,指无论处理任何事,要尽己之心,全力以赴,以忠的态度来对待。
    忠信的观念虽然非常古老,但它却具有永恒的价值而历久弥新,正如杨朝明先生所指出的:“中国传统八德历经数千年沉淀与凝结,深深影响了每一位炎黄子孙,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为政治国,它都始终在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今天我们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更应该进一步深刻领会忠信的丰富内涵,了解忠信的重要价值,时时处处以忠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使忠信在新的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原载:《孔子文化季刊》 作者:曹景年,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