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祭拜孔子与高考祈福——高考生“拜孔子”现象笔谈
发布日期: 2017-06-01 浏览次数:130 来源:孔子文化季刊 作者:kza
    【编者按】又是一年高考时,许多家长带孩子到孔庙祭拜孔子,希望“得到孔子保佑”,考出一个好成绩。媒体对此作了广泛报道,人们或赞赏,或讽刺,可谓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其实,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不仅能折射出家长的期盼、考生的心理,而且涉及到当前孔子儒家思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及所谓文化信仰等问题。为此,本刊特辟专栏,特邀院内外部分同道对其进行点评,并附专论一篇,以飨读者。
    主持人(本刊执行主编):每年的6月都是一个考试的季节,高考、中考两大考试是其中的热点。近年来,高考、中考前,考生或家长前往文庙祭拜孔子以求取得高分、顺利升学的报道屡见不鲜。如果输入“高考”、“中考”、“文庙祭拜孔子”等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得到大约486000条搜索结果。这些结果大多是以新闻形式出现,专题文章则相对较少。据笔者所见,最早的一篇报道发布于2006年,标题为《广东3名高考状元着传统服饰祭拜孔子》(http://edu.sina.com.cn/exam/2006-08-22/102351228.html)。2010年后,此类报道大量出现。祭拜主体最初为高考状元,是少数人的行为,此后演变为参加高考、中考的考生或家长,人数逐年增加;祭拜时间也从考后为主变为集中在考前;此外,祭拜对象也有变化,不仅孔子被祭拜,有的地方还因地制宜,组织考生祭拜当地的文化名人,如《光明日报》2013年5月17日报道,河南漯河部分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祭拜“文曲星”许慎,引起社会讨论(见《学生集体祭拜“文曲星”太功利!》)。
    在各种相关评论中,除了个别极端的观点外,大部分还是能够较为客观地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如有的网友说:“求人不如求己;自助者天助;祭拜孔子无错,可是为何而拜?动心起念很重要。尊重功利不错,关键是取之有道,孔子帮不了高考的孩子”,有的网友说:“一种心理安慰而已,这不是真的尊重孔子,只是尊重内心的功利。但是也说明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提高,虽然是无意识的,也不算坏事吧”,有的网友则强调对此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学校可以将此作为一次文化之旅,引领学生到文庙,参观其古典陈设,介绍孔子事迹、思想、学术成就,引导学生立下‘为往圣继绝学’的信念。学校应该给学生的不是一张成绩单,更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人文,是科学,是理性,是弘道的信念”,更有网友由此联想教育体制或制度的问题。限于篇幅,此处不多摘引。
    我们注意到,虽然这些评论或多或少地触及到了事情的本质,但总的来看,仍需进一步讨论,所以邀请几位同道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高见。
    卢巧玲(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真实地跪拜,满脸的虔诚,真实的反映出了家长望子成龙的那份渴盼!让媒体、网友关注与热议的,并不单纯是一场迷信活动,更关键的是,这场所谓迷信的跪拜背后,投射出来的种种虔诚的情感。与其说是为考生的祈祷,不如说是家长的对孩子前程的忐忑心境的感情寄托。
    孔磊华(曲阜市文物局副研究馆员):我感觉高考前祭拜孔子,多是一种精神寄托,既不要打压也不要提倡。
    房伟(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在孔子看来,祭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毫无疑问,对现代人来说,重拾传统的祭祀已不可能,但现代人确实需要一种心灵的祭祀。
    其实,高考前祭拜孔子的现象与中国人的一种参拜圣人祈福的文化传统与民俗有关。这种文化祈福不仅在中国很早就有,而且据中青网报道,国外也有类似的做法,如在韩国、日本、越南每年高考前,家长们总是带着孩子参拜孔庙和高考祈祷法会,希冀能在即将来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与此同时,祈福商品也卖得很火。比如,日本人把炸猪肉块称为“通卡兹”,因与“全胜”谐音,所以考生考试当天要吃这种食物,预示获得全胜。超市考前做出大量“通卡兹”,并在食盒上贴上“加油考生”、“祝合格”等字条。在西方,人们宗教信仰普遍、强烈。今天,他们的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如此重大的人生大事前,也会去教堂忏悔和祷告,祈祷希望接下来的高考能一帆风顺。可见,这一文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种普遍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这些高考前的参拜祈福者。(参见《考生高考前参拜孔子没啥不妥》http://pinglun.youth.cn/ttst/201305/t20130528_3283290.htm
    主持人:既然这是一种世界各地通行的文化现象,那么这就与现代不现代没有必然的关系,今天的中国人当然也就完全可以这么做。不过,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透过此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孔子、如何看待孔子及其所代表的传统儒家文化。
    孔磊华: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进程,对孔子思想及其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功过是非,争论从未停止过。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斯大林论民族,认为一个民族不但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而且还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我想对孔子的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认定,包括对“拜孔子”现象的认定,要坚持实事求是,既不要过于拔高,也不要人为贬低,要历史的看,辨证的看,科学的看,发展的看。
    房伟:有人说,孔子的“圣人”地位是被帝王捧起来的,也有人说,孔子的“圣人”地位是弟子们吹起来的。其实,这是倒果为因的、极为肤浅的皮相之论。孔子之所以在历史上得到如此之尊崇,根本原因在于其思想学说之博大精深、在于其人格境界之参齐天地、在于其智慧之超越古今,至于其弟子后学、历代儒家及帝王之推崇褒扬,不过是感召于孔子之思想与人格,而不得不为之的,对于孔子之“圣化”,顶多为一助缘而已。
    孔子对祭祀有完整而系统的认识,他的祭祀观念深刻而全面。《礼记•礼器》载有:“孔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孔子的“祭则受福”该如何去理解呢?是否如有些注解所说的“我祭祀就能得福”吗?其实不然,《礼记•祭统》说:“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也就是说孔子所说的“祭则受福”的“福”决不是“福祉”的意思,而是说对内能尽自己的心意,对外则能顺从情理。祭祀者可以通过祭祀活动达到内心心灵的升华,我想这才是祭祀的真谛所在。
    王永超(济宁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对此“拜孔子”现象,我想说两个方面:一是说自然是拜对了人。至少,他们没去拜武圣人,没去拜孔方兄,没去拜城隍土地,没去拜监考大人。他们心中至少还对“考试”对“文化”对“秩序”怀有一份神圣的尊重;第二是说似乎是拜错了时候。科举时代,读书人每日苦读,求得是什么当然跟今天全然不同,每日到学堂里,第一件事便是拜夫子的神位。圣训在耳,学优则仕。谁能不用功?今天,如果每位家长,每个学生,真的还把读书上进当回事的话,自然不必临时拜孔庙了。
    主持人:是的。透过这些表象,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社会现实的问题,反映出整个社会的一种焦虑心态。
王永超:一切的文化现象都有它赖以生长的社会土壤。社会严重的贫富不均、两极分化,底层人士上升通道的日益逼仄,财帛世界中一切的无法无理无序,这都使得那些深感一切都难以把握、而将命运寄于先贤的善良而无助的人们别无选择地乞求神灵的眷顾和垂青。从这里看,那些到孔庙中祭拜的家长们,似乎还有细细分类的必要。我有个初步地猜测,大略,那些有权有势者是不必到此来祭拜的吧。
    卢巧玲:为了高考,家长可谓是无所不为,无所不能为。我认为,作为家长,与其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被动心态,不如理性、平静的看待眼前的高考,也许这才是对孩子高考加分的最好武器。高考,需要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孔子临时抱佛脚式的祈祷跪拜,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在平常好好学习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古典知识,全面提升素质。
    主持人:看来,这一现象与教育、愚昧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应该有尊重和宽容的心态,而不应简单地将其归之于“迷信”、“临时抱佛脚”等。大家的上述评论,从不同侧面揭示出了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许多深层内容,而这也正是最令人深思和反省之处。当然,此一现象给人们带来的思考也许还远不止这些。由于时间关系,讨论暂进行到这里,感谢诸位参与!(原载:《孔子文化季刊》总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