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中华传统八德与廉政建设
发布日期: 2017-05-04 浏览次数:186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杨朝明

    儒学是修身之学,也是管理哲学。历史一再证明,管理者是否清廉,直接关系到国运兴衰。只有领导干部带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按照道德精神的要求,为政以德,廉洁奉公,才能上下同心,形成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特别强调修道立德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王岐山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的斗争》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道德处在文化的核心层面,中华民族有几千年博大深厚的道德文化。其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正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具体凝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与精髓。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八德”也居于核心的地位,深深影响了每一位炎黄子孙,铺染了历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底色。在今天,八德对社会发展尤其党风廉政建设,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首先,德体现信仰和价值观,这是廉政建设的根本。
    什么是“德”?《说文解字》说:“德,升也。”德有登高、攀登的意思。人有了德,就进步了,就与原来不一样了。“德”有时与“得”相通,有的注解说“德者,得也”。从文字上讲,人有德,就能升,就能得。我国传统教育要“止于至善”,《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知道努力的方向,才能神定心静、踏实安宁、思虑周全,才会有得。人有了德,就不迷茫,就能登,就能得。
    德,作为人们共同的生活准则及行为规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相适应,因此它要与作为价值体系的“道”相适应。大道无言无形,人们只有通过思维意识去认识它、理解它、感知它,德就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既然“德”是人们能看得到的心性,是通过感知之后进行的行为,所以,有德的人一定会顺应道,按照自然、社会、人生的需要去做人做事。“德”包含着“道”,“道”与“德”可以合成一个词“道德”,有德就是有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就是“道德”,孔子儒家最重视“修道”与“立德”。孔子说:“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这话说透了“道”与“德”的关系。只有遵道而行,德行才好。道属于价值信仰,德则是行为规范。道与德相辅相成。信仰决定德行,德行体现信仰。有怎样的信仰和追求,就有与之相应的为人处世方式,视听言动体现着德行。
就像五常与八德的关系,只有对于仁、义、礼、智、信的自觉尊奉,才有八德的具体表现。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要建立共同的信仰,要树立人们的共同信仰,则需要广大领导干部良好德行的感召与引领。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只有领导干部带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按照道德精神的要求,为政以德,廉洁奉公,才能上下同心,形成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
    其次,儒学在成就人的德行,这是廉政建设的前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化使人心归于正。孔子“施教”也是如此,“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孔子儒学教化人心,是为了使更多的人能遵道而行,弘道明德。格物致知在于正心诚意,这都是修身的功夫,修身就是成就人的德性。
    儒学是修身之学,也是管理哲学。儒学培养治国平天下的管理人才,培养有德有位的君子,这些人是社会的精英,是德的承载者,是道德代言人。鲁国君臣向孔子问政,孔子说“政者,正也”,说“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孔子强调以为政者的正引导天下的正。孔子反复申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帅以正,孰能不正”。这恐怕就是孔子所说“为政以德”的意义所在了。为政者心中有“正”,发自内心地自觉做到无私不邪,其所解决的岂止是廉政的问题?
    再次,八德之间有内在联系,都为廉政建设之所需。
    如何处理好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怎样在“人心”“道心”之间“允执厥中”,如何在“天理”“人欲”之间“好恶有节”,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讨,人们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德”,出现了许多概念与归类。《尚书》中说到了“九德”,那时,仁、义、圣、智、信、孝、慈等概念已被普遍使用,各种“德”都围绕这些概念铺陈阐发。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继续凝练提升,认识更加全面、系统、严谨。如管子提出了“四维”,《郭店楚简》中有“六德”,孟子提出了“四端”之说等。
    到宋代,人们对儒学与社会改良的认识更为清晰。他们更加注重自身修养,注重向人心“内求”,同时也从社会结构出发,立足于“中国”文化立场,更注重个人、家庭对于国家和谐稳定的关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并称连用的越来越多,有的称之为八德,有的还称之为“八行”或“八端”,以之涵养良知良能,视其为“修身之要”和“教化之道”。
    八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并列关系,也可视为相互递进的两个层面:孝、悌、忠、信为第一个层面,即正心诚意的内在修为;礼、义、廉、耻为第二个层面,是个人修为的外化。前者属于做人做事的修身层面,后者则是为政治国不可或缺。在八德中,孝与悌、忠与信、礼与义、廉与耻,意义相邻相近,也可组成几组概念,同样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每个人都要以八德精神要求自己,从孝悌之道出发,培养爱与敬的情感;以忠信之道言行,支配自己做人做事。按礼义的要求衡量是非曲直,用廉耻的节度约束自身行为。这样,八德浑然一体,相互为用,使人能知是非,明荣辱,明理知止,好恶有节,循礼而动。
    最后,廉德专讲廉洁与廉明,是为廉政建设之首重。
    国之安危,全系官僚之贪廉。“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在八德中,廉德要求官员廉明廉洁,与廉政建设直接相关。
    历史一再证明,管理者是否清廉,直接关系到国运兴衰。中国早期的管理智慧中,就格外强调廉德。周代鉴别官员,就曾列出了“观诚”“考言”“视声”“观色”“观隐”“揆德”等“六征”,明确提出“廉”的概念。在“观诚”中提出“观其廉洁务行而胜私”“省其交友,观其任廉”;在“揆德”中又将“直方而不毁,廉洁而不戾,强立而无私”作为用人的一项重要标准。
    观察古代“廉”的概念,可以发现,“廉”绝不仅是狭义上的“廉洁”或“不贪”。那时“廉”字意义宽泛,该字本指厅堂的侧边,边或角亦称为廉,既有廉洁、廉明、廉正之义,也可引申为察考、访查。对相关的材料,不可拘泥狭隘地进行理解。如《周礼·天官冢宰》中说:“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洁、六曰廉辨。”这是全面考察官吏或政府的六条原则,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廉”是对官吏或政府的全面考察,自然包括其是否有原则、有立场、有界限、敢作为,还包含敬德保民、勤政爱民、克己奉公等,这里的“六廉”完全可以视为中国廉政思想成熟的标志。
    孔子以前,管子已经提出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并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廉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孔子儒家把为政君子的“廉”放到了突出位置,他说:“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那时特别注重士君子的廉耻教育,从心灵的层面防微杜渐。孔子说“古之矜也廉”,说儒者应该“慎静尚宽,砥砺廉隅”,说的都是要品格方正。孔子尤其主张士君子“谋道不谋食”,要有宏大的理想信念,有崇高的目标追求,而不宜斤斤计较于生活的小节,不应“耻恶衣恶食”。孔子特别强调“欲而不贪”,这样,正确的“欲”就显得更为重要,孔子说得好:“欲仁而得仁,又焉贪?”人立志做有仁德的人,怎么会“贪”呢?有了正确的做人标准,也就不难做到廉了。
    不难察见,廉德的内涵其实很丰富。为政以德,廉为德本,当前,我们倡导廉德,就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立廉德,谋廉政,兴廉风,努力实现新的作为。如果是这样,就能使广大党政干部做到“清”“俭”“勤”,清则高洁不苟取,俭则素朴不奢靡,勤则尽责不怠政。如此,就会风清气正。(来源:《大众日报》2017年05月03日09版  作者:杨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