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说“义”
发布日期: 2024-01-09 浏览次数:122 来源:《走进孔子》 作者:徐爽
图片

孟子画像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所谓“孔孟之道”亦可作仁义之道解,即此可知,发明“义”的真意,殊为重要。
《孟子》一书中“义”字108见。“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仁”之于人是安身立命之所,等同于我们的精神家园。得此“安宅”,便可安身立命。那么,什么是“义”?人在旅途需要择路而行,需要找到一条通往目的地的正确道路,我们自己精神世界的滋养也要选择一个“正路”去走,这个“正路”就是“义”。古人求知问学,不是仅仅追求知识,而是学做人,完成一个人的修养,进而让身心性命步入“仁义”之境。人生的可悲之处是丢失自己的精神家园,抛弃了“仁”的境界,想走一条大道,但又不晓得哪一条是“正路”,走的都是歪路,陷于迷途,这是人生的悲哀。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将“义”看作是人之为人的先天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之一。“义”为孟子光大之后,星火燎原,生生不息。“五常”之仁义礼智信有它,“四维”之礼义廉耻有它,“四维八德”之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有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亦有它。“义”渐渐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指南针”。大家知道,成语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文化密码和精神坐标,带“义”字的成语洋洋大观,譬如:见义勇为、恩断义绝、义愤填膺、忘恩负义、义不容辞、大义灭亲、义无反顾、深明大义、义正词严、大义凛然、仗义执言、仗义疏财、舍生取义、天经地义、仁至义尽、微言大义、多情多义、义结金兰、不义之财、大仁大义、不仁不义、无情无义、义薄云天……除此以外,我们很难找到还有带哪个字的成语在数量上可与之媲美。由此可知,“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具有深远之影响。
然而,要想将“义”说清楚,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现在所用的“义”是繁体“義”的简化字。《说文解字》云:“義(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义涉及“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涉及“人与利”的关系问题。通俗地说,义就是对物、利进行适宜分配而达到的和谐状态。《周易·文言》曰:“利者,义之和也。”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义”就其本义来看,也是一开始就与“利”紧密相联。《释名》认为“义”与“宜”古义相通,即“裁制事物使合宜也”,这是对《中庸》“义者,宜也”的详解。以后的学者也多是从这个意义上去解释“义”。例如韩愈指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原道》)朱熹云:“义者,行事之宜。”(《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这种含义下的“义”实际上是要突出一个字,即“宜”。那么,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算“合宜”呢?下面所论给出了答案:“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淮南子》)“义者,正也。”(《墨子》)“仁以爱之,义以正之。”(《礼记·乐记》)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义”是让人们在裁制事物的时候,要遵循比于心、行于正的原则。也就是说,同于人心,符合大众,行使正义、无所偏私的行事原则和道德规范,就是义。所以,公平、公正、中正是“义”呼唤的精神。换句话说,公平、公正、中正是由“义”而产生的精神追求。
图片
山东聊城仁义胡同
综上所述,在儒家那里,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矩“风向标”,是个人道德修身的价值取向。“义”体现着一种超乎个人利益之上的道德范畴。
明晰了“义”之内涵,那么,如何才能到达“义”之境界呢?这个问题实际上也不复杂,大体有以下四条路径可循:
第一,义必轻利。义利自古就是孪生兄弟,对于如何处理义利关系,儒家向来旗帜鲜明。孔子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开篇便是义利之辨,孟夫子旗帜鲜明地主张“重义轻利”。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孟子·尽心上》)善,就是义,而其所谓利,亦就自利之害义者而言。人类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以公平正义为本质内涵的“义”的支撑。经济领域利益的分配要讲“义”,社会福利领域的配置要讲“义”,司法领域的判决要讲“义”,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讲“义”,对各种产品的生产要讲“义”,面对公私群己要讲“义”,面对世道人心也要讲“义”。如此才能克服利益的不均、减少司法的不公、净化环境的不正、消除权力的无度、消弭人心的不平、消灭私欲的横流、制止世风的日下等,从而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适度、相宜、平衡、和谐的局面。今天,我们“说义”的重大意义也在于此。
第二,义必有耻。一个诚实的人,做了错事或者偶尔讲了假话,立刻会脸红耳热、心跳气促、手抖脚颤。脸红就是懂得知耻,懂得惜荣,懂得面子,懂得收敛,懂得改错。我们常常会对人说:惭愧!惭愧!这就是知耻。中国人自古爱面子,脸皮薄,就是因为我们有着深厚的耻感文化基因。
关于耻的问题,孟子讲得很深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孟子在这里引出了小人,而且说到了小人没有耻感的原因。
上述论述,立足人性敏感处,由负而正,守护住了儒家道义的心理边界。他又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孟子把羞耻视为道义的起点。这种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行己有耻”由此成为国人为人处世的底线。从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不仕于清,再到近代以来为了民族复兴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皆严守义利之辨。有所为有所不为,一直是华夏文明世代传承的核心价值,亦是“行己有耻”的行为表现。当下我们之所以有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忧虑,重要的原因即在于耻感的缺失。弘扬知耻精神,就是重建中国人的道德自觉,就是不该要的不要,不该拿的不拿,不该争的不争,否则不该要的要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争的争了,那就是不义,就应该感到羞耻。
第三,义必养气。孟子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直,就是义,以养此至大至刚之气,即以此气配合于道义而助之行。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此气为之也;“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此气为之也;“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此气为之也;“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下》),“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亦皆此气为之也。人生穷达夷险,遭遇无常,有此至大至刚之气,则行自立;无此至大至刚之气,则行必馁。未有气不养,而能坚其所守之节者,古来所以重气节之士也。
在孟子那里,浩然气的本质是一种道德力量,是仁义所化,道义所赐,仁义所修。有义则有气,有气则有势;仁义在胸,则气势磅礴。有了这股气,就有了“匹夫不可夺志”的胆识,就有了“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的气魄,就有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的生命力。当然,大丈夫的浩然气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踏上“礼门义路”,久久为功,方能玉汝于成。
第四,义必有节。节操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伦理范畴。作为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衡量士人的人格标准和做人处世的道德原则,在不同的时代被人们赋予不同的道德内涵。“节”本为竹节,据《说文解字》“节,竹约也。”“节”在先秦时代就蕴含了志节、气节、节操的意念,孟子的“浩然之气”奠定了儒家气节观的基础。
中国人讲“大德”,重“大节”。儒家认为,一个人终其一生,其行为实际上就是对生和死、贫和富、义和利、公与私这几个问题的不断回应,对节操的考验,也总是围绕“义”这个主题而展开。《论语》曰:“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何晏集解:“大节,安国家,定社稷。”古人云:“不虑于微,终贻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湛若水:《格物通》)西汉陆贾说:“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新语·慎微》)强调的都是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克己慎行,做到“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中国人重气节的精神,塑造了一批批“忧国忧民”的忠臣、“事亲敬长”的孝子和“文质彬彬”的君子。
图片
《新语校注》书影
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红尘滚滚,各种诱惑纷至沓来,各种羁绊缠绕纠结。我们今天审读儒家之“义”,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把义的价值原则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从而使得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历久弥新。心中有仁,则阳光明媚,万里花开;脚下有义,才能“行天下之大道”,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