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小寒:风信报梅开
发布日期: 2024-01-06 浏览次数:186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房伟

作别冬至,晓日初长。北国严寒依旧,冰封与雪飘的壮美却助燃了人们的激情,这是“尔滨”带给寒冬的一把热火;南国寒轻山自碧,庭际梅花迎风吐蕊,独秀冰天,是萧索天地中难得的亮丽色彩,最先传递出春的消息。这些生命的热烈与自然的本真,已然成为今年小寒特有的韵味。

小寒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民谚就讲:“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大寒,滴水成冰”,这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寒”是会意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共二百九十字,其中有“易女田于寒山”一句,“寒”字写作图片。“宀”表示房屋,“屮”表示草,最下方还有类似于“二”的两横,其意义有两说,一说是表示垫在脚下的御寒之物,一说是表示铜锭,铜锭性冷用增寒意。可以想象,人虽居室内,但寒冷依旧,只得将草裹身以抵御严寒,生活着实艰辛。

《说文解字》“宀”部亦收录有“寒”字,作图片,许慎释为:“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茻”表干草,“仌”是“冰”的古字。金文寒字最下方的“二”,到小篆中则已演化为“仌”(冰),这就更加凸显了寒冷的感觉。

小寒之“小”本是就寒冷的程度而言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这是说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时犹未为极,虽冷但尚未达至极低点,半月后,到大寒才是最冷的时候。

不过,民间还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古人将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分为九个段落,每段九天。“数九歌”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是指从冬至日开始算起的第三个九天,大约是在每年的1月9日—17日前后,而这段寒冷的时期恰好处于小寒节气内。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也是一年中最少的。冬至后,白昼时间逐渐增加,但非常缓慢,冬至到“三九”期间,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地面吸收的热量增长程度亦非常有限,仍是释放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所以地温会继续下降,“三九”时达到了一个低点。再加上每年“三九”这个时期,西伯利亚冷空的强度正盛,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的气温非常低。可见,“小寒胜大寒”也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小寒节气的交节时间一般在中国农历的十二月,但是由于中国古代采用阴阳合历,年用回归年,月用朔望月,所以节气与农历的时间并非固定,比如今天的小寒节气恰好在农历癸卯年十一月廿五日,并非癸卯年的十二月。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月份,人们会奉上猎物祭祀祖先,为来年祈福。腊月的初八日,人们有熬制腊八粥、泡制腊八蒜的习俗,其中腊八粥的习俗影响最深远。乾隆《曲阜县志》就记载:“腊八日,祭先农,献谷果,告成功,合五谷为腊八粥,储雪及井水为腊水。”腊八粥的原料在宋代主要是以稻黍和果豆为主,后来配料不断改进,明清时,腊八粥的制作更加精细,糯米、大米、小米、红枣、薏米仁、桂圆、百合、莲子等等。《孔府档案》中还保存有民国时期孔府熬腊八粥的食材账单:

熬腊八粥用:

枣二斤,(?)合洋一万六千元;花生仁一斤,合洋一万四千元;江豆,合洋一万元;江米一斤,合洋二万元。

共合洋六万元。

一月十七日,葛文焕呈。

这也是腊八习俗延续的物证。在不少地方,人们做好腊八粥后,要先给祖先敬献一碗,与逝去的祖先共享美味,中国人敬天法祖的传统在这一刻得到体现。

小寒节气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大雁感受到阳气萌动,顺应时节而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同样感觉到春意来临,它们也开始筑巢繁衍;“鸲”是鸣叫的意思,雉在感知到阳气的生长后便开始鸣叫求偶。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寒冬腊月,天地运行的脚步未曾停歇,梅花绽放,大雁回归,喜鹊筑巢,野鸡齐鸣,在这严寒之中酝酿的,正是一个饱含生机与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