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论语》里的成语:使民以时
发布日期: 2024-01-05 浏览次数:131 来源:《走进孔子》 作者:徐慧琳
经典原文
《学而》第5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成语讲解
我国先民们善于在尊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结生存智慧,形成治理社会的经验。《论语·学而》中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理一个拥有千驾兵车的国家,君王需要严肃地对待大小事务,对百姓做到言而有信。同时节约财用,爱护百姓,农闲时使用民力,以免影响农业生产。
道(dǎo),指引导。乘(shèng),指的是四匹马拉着的兵车。千乘之国是拥有千驾兵车、实力强大的国家。可见,节用爱民是要求统治者要节约财用,爱护百姓。使民以时,则是指执政者要避免在农忙时使用民力,影响农业生产。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做到节用爱民、使民以时。“使民以时”的内涵与孟子所言“不违农时”、管子的“无夺民时”一致,均谈及统治者管理农事的正确方法,在现代语境下较少使用,在古代官员传记的评价中较为常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对自然的依附程度较高。因此,古人特别重视“时”。他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总结出了许多规律,如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又都有孟、仲、季三分;还创立二十四节气,用之指导农业生产。各地现仍流传着许多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大寒小寒,雪水成团”等。
图片
“二十四节气”邮票
除了民俗谚语中可见对农时的重视,《礼记·月令》篇也专门记叙了如何“以时示事”,即随着四时变化,人们应有不同的礼仪、农事、兵事安排。在春天,上至帝王,下至普通官员,都需要劝课农桑。如周天子需要带领百官到田间象征性地耕地,此即“天子三推,三公五推”的籍田礼。这些仪式,更多是号召和鼓励农民按时耕作。地方官员除了要组织百姓耕种,在冬闲时期还要组织百姓开展疏通水渠、修路等工程,以此保证来年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在传统社会中,顺应时节、做好劝课农桑的官员会受到褒奖,违背时节征发徭役的统治者则会受到批评。
节约民力,不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对于农业社会来说尤为重要。秦始皇(前259—前210)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但因严刑峻法、不惜民力,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后世君臣特别注意吸取秦朝短祚的教训。贾谊(前200—前168)在《过秦论》中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据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开启了许多大型工程。如北修长城,动用40多万人;修建骊山皇陵,动用70万人。秦朝常年服徭役的人数达到当时成年男子的三分之一。董仲舒指出:“(秦朝)力役三十倍于古。”杜牧描绘阿房宫的奢华景象时也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人们甚至创作出“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的故事,指责秦始皇的繁重徭役。
图片
中国古代文学家邮票系列之“贾谊”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百姓只有顺应季节变化投入生产,才能维系自身基本生存,维持家庭、社会的正常运转。汉代已有“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的说法。我国在传统农业社会已有了较为完备的户籍管理制度,且历代都有“重农抑商”的政策。只有把普通百姓束缚在土地上,使其不能轻易流动,才能让他们顺应四季完成生产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不只限于农业生产,古人早已把对自然的认识推及人事。《易传》里有“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的说法,是说伏羲、文王、孔子等圣人,在观察自然、总结规律的基础上,才有了对人事吉凶的认识。《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效仿的意思,人们都在效仿天地的行为。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哪怕天不留下只言片语,但依然以自己的规律运行,让四季按时更替,百物得以生成。万物的生成长养,有赖于大自然的“信”。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作为受到天地养育的一份子,在对自然的德性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德性上“与天地参”。
不违农时、使民以时,也是在效法天的“信”这一德性。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是牛车、马车的重要零件。如果没有这两个零件,那马车、牛车就不能正常地使用。孔子用这个比喻说明“信”对于人们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并称为“五常”,成为后世人们遵循的五种道德范畴。
后世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使民以时”的思想。如《孟子·梁惠王上》有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种善待百姓、重视时节、顺应自然生产生活的观念,自孔子提出、孟子等人阐发后,一直在传统社会中得到践行。直到现在,这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文化拓展
在传统社会中,学龄儿童常用的蒙学教材通常被统称为“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命臣子周兴嗣(469—537)选取王羲之书法的一千字,把它编成有韵律的文字。《千字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开篇便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可见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实际上从童蒙之时就已经开始了。
图片
《千家诗》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