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雨水:好雨知时节
发布日期: 2023-02-19 浏览次数:67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房伟
节气的命名不是简单的数字排列,而是以季节、降水、物候等意象来呈现四时岁月的流动。雨水节气与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属于以降水来命名的一类。这一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温继续回暖,降水形态由雪而渐变为雨,同时降水总量也会显著增加。人们开始进行田间劳作,新一轮的农忙拉开序幕。在这个时间段里,草木萌生发动,适宜的降水对万物的生长尤为关键,假如此时遇到干旱或过量降水,都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成长和产量,这就是民谚“春雨贵如油,连下三场天不收”透露出的道理。
按照目前通行的二十四节气顺序,雨水位于立春之后,是正月的“中气”。不过,依据郑玄“汉始亦以惊蛰为正月中”的说法,西汉初年,惊蛰节气在当时仍位于雨水之前。孔颖达礼记疏言:“前汉之末,刘歆作《三统历》改惊蛰为二月节。”其左传疏亦云:“太初以后,更改气名,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以迄于今,踵而不改。”对于“惊蛰”与“雨水”顺序的调整时间,孔颖达本人的观点似乎存在矛盾之处,一方面说始于“太初以后”,一方面又说始于“刘歆作《三统历》”。顾炎武已经发现其中的问题,他在《日知录•雨水》中提出:“三统未尝改雨水在惊蛰之前也,改之者四分历耳。”清人齐召南则在《汉书考证》中说:“太初节气犹仍古时,至东汉始改雨水于惊蛰之前,又改谷雨于清明之后,《后书志》可证也。”由于《后汉书•律历志》有明确记载,所以齐召南认为二者顺序的调整是在东汉时期。钱大昕在《三统术衍》中也同样关注到这一问题,他的观点与顾、齐二人基本相同,同时还征引了《孝经纬》的内容加强论证:“立春十五日为雨水,雨水十五日为惊蛰。”钱大昕认为《孝经纬》出于东汉,所以“中节亦其时所改矣”。此外,钱大昕还认为,孔颖达关于《三统历》中就已将惊蛰改为二月节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认为更可能始于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颁布的“后汉四分历”,这与顾炎武的观点是一致的。
雨水节气的物候有三,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时节,水獭开始下水捕鱼,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草木抽出嫩芽。最有意思的是“獭祭鱼”,水獭捕获鱼后,它并不会立刻食用,而是将鱼排列在岸边,然后继续捕鱼。食用时,水獭两只前爪夹住鱼,与人们祭祀时双手合十的动作极为相似,好像也在感谢神灵的赐予,古人形象地称此为“獭祭鱼”。由于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正月和十月,所以“獭祭鱼”也就成为时令变化的标识。
“獭祭鱼”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象,后来则被赋予了更多人文化的内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我们知道,古人的祭祀活动大多出于“报本反始”的目的,文中提到“豺獭知报本”则是一种拟人化的阐释,给它注入了一定的教化意义。更有趣的是,“獭祭鱼”还被用来比喻在诗文创作中罗列典故以成文的做法。唐代诗人李商隐好用典故也善用典故,比如单就《锦瑟》一诗来说,全诗短短八句就包含有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对于李商隐的这种创作风格,宋人吴炯在《五总志》中评述道:“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时谓为獭祭鱼。”这就是说,李商隐作诗喜好铺排典故,为找到合适的典故会翻阅各种典籍,书册堆集左右,这如同“獭祭鱼”一样。
对中国人来说,春雨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代表着某种精神信仰。在诗人的眼中,春雨更有着浪漫的气质,洋溢着温婉诗意。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雨细润又酥滑的质感冲击着触觉,草芽若隐若现则带来朦胧之境,这将春景展露无疑,呈现出一幅优美的早春画卷。孟郊《春雨后》有言:“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春雨的雨量不大,时间也短,但正是它使草芽萌生,让大地得以苏醒,给人带来希望。
杜甫的《春夜喜雨》则是他一首不那么让人忧心的作品,诗中将人们盼雨、听雨、看雨时满心溢出的欢喜和难以言表的希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更是将春雨所具有的广博爱意呈现出来,让人感到温暖。这种不声张、默默支持的爱与母爱是相通的,所以Beyond乐队会在《真的爱你》中唱到:“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这首歌是当年的乐队主唱黄家驹写给母亲的歌,而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首歌早已成为经典的旋律,是无数子女心中献给母亲的赞歌。
“好雨”之“好”不仅表现在顺应万物、滋润万物,更表现在“及时”,所以,雨水之“雨”当是“及时雨”。整个冬季降雨往往较少,刚刚进入春季的时节,适时、适量的春雨就会非常重要。但是如果降雨异常,则会引起人们的警觉。在中国古代,人们通常将此与政情联系在一起。官方、民间都有相应的祈雨仪式,同时也会关注是否有冤情的存在。这种天人感应的思维虽然略显朴素,但其蕴含的“民意”却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无论何时,为政治国都应该如同及时雨一般,给社会带来生机、活力和希望。正因为如此,《孟子》中记载到,当夏桀暴政,商汤起兵反抗时,四方的人们都非常渴求商汤的到来,急切地盼望被解救,孟子称为:“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这就如同大旱的时候盼望春雨一样。
自然万物需要“及时雨”,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我们经常将在关键时刻能解救危难的人或事称为“及时雨”,大家最为熟悉的,当属《水浒传》中公明哥哥的江湖绰号“及时雨”。《水浒传》第18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写到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危。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却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梁山好汉的忠义和替天行道历来受到赞誉,但他们的古道热肠也不应被忽视。在一个“陌生人社会”,实际上每个人都渴望“及时雨”的出现,同时,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成为彼此的“及时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社会也许会变得更为和谐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