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院内新闻 >
孔子研究院学者参加第二届君子文化论坛
发布日期: 2016-11-11 浏览次数:10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2016年11月4日至6日,“第二届君子文化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尼山学者王钧林教授,尼山学者、安徽大学教授解光宇,副研究员宋冬梅,副研究员陈金海博士等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上,杨朝明作了题为《君子本义及其意义》的主题发言,认为君子的本义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其引申义“高尚者”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君子就是人格高尚的人,应当成为社会的精英与引领者。

王钧林作了题为《知、仁、勇:君子人格的三重境界》的主题发言,认为知、仁、勇是孔孟时代儒家提炼和概括的核心价值观。知、仁、勇为君子人格的三重境界,三者既不是平行的并列关系,也不是依次递进的上下关系,而是以仁为核心、以知、勇为辅翼的复合关系。也就是说,所谓知、仁、勇三重境界,类似于我们所说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解光宇作了题为《儒家君子观及其当代价值》的主题发言,认为君子是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的观念在孔子那里是指仁义的、道德品格高尚的、有远大抱负的人,这也是儒家“内圣”的内涵。儒家的“内圣外王”是君子的人生观,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今天,我们对这一传统的理想人格模式应加以吸收和改造, 使其在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宋冬梅作了题为《承儒家之风 做美德君子》的大会发言,认为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君子人格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范式,比之西周时期,孔子赋予其更高尚的道德意义,其内涵主要包括立志尚学、义以为上、安贫乐道、自强不息、和而不同、仁爱坦荡等内容。新的时代,我们应在继承传统君子文化的基础上照着讲、接着讲、创新地讲,使之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使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在力行实践上,我们应人人崇尚君子人格,人人争做美德君子,重树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君子国风。

陈金海以《<论语‧雍也>“文胜质则史”考辨》为题作了大会发言,指出《论语·雍也》篇有“文胜质则史”句,对“文”“质”“史”之意,苞咸、皇侃、朱熹、刘宝楠、杨树达等注家各有其说。沿皇侃疏文的思路,辨析朱、刘等注家所引用或参考之证据,并将该句置于整章中理解,可以发现皇、刘等注各有偏失又各具可取之处。“史”字在此虽谓“记书史”之称,但非“浮夸”及“妄语欺诈”,而是取史官及其所记多体现礼文之义。“文”备礼义而与“行礼与言语之仪”有关,“质”则与之相对,为鲜有礼文或“鄙略”无礼之义。由此进而得出“文质彬彬”及“君子”之意。

论坛以“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主题,来自全国各省市和台湾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和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线工作者,围绕君子人格的内涵与外延、君子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君子文化的实践品格、君子文化的继承发展等内容,进行了多角度的阐发、学理性的探究,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论坛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由安徽省君子文化研究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浙江大学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君子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撰稿人:宋振中)


mmexport14786768253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