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院内新闻 >
春秋讲坛2019年第二讲:林存光教授主讲《中西比较视野中的儒学》
发布日期: 2019-03-08 浏览次数:125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孔子研究院
       3月7日,春秋讲坛2019年第二讲在孔子研究院圆桌会议室举行。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林存光教授主讲《中西比较视野中的儒学》。孔子研究院科研人员和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师生及社会各界国学爱好者聆听了讲座。济宁市尼山学者、孔子研究院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副主任路则权副研究员主持讲座。
    林存光教授从近代以来的“中西之争”入手。他认为,今天的“中西之争”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不再是中国与西方文化对抗或竞争,因为“西学”中的某些内容已经变成了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现在的“中西之争”主要面对的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内部多元性的问题。讲座中,他就“人治”与“法治”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儒家讲“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这些都是“人治”主张,但梁启超、胡适、萧公权等人使用“人治”概念时,指的是“贤人政治”,是平等朴素的概念,没有负面性意义。而西方的“人治”指“个人的无‘法’统治”,逐渐的原来意义上的儒家“人治”也就变成了负面性的,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儒家讲“人治”就是反对“法治”,已经与原始意义相差甚远。实际上,儒家并不反对“法治”,而是更讲“礼治”,讲“礼法并用”,这才是儒家管理的核心。林教授还结合海内外学人的研究,介绍了“自由”与“仁道”应该如何进行比较、融合的问题。
    林教授的讲座引起在座同仁的广泛讨论。大家围绕“人治”与“法治”、“自由”与“仁道”,就所谓“自由儒学”的研究趋向、如何回应西方思潮、西方概念能否概括中国思想、中国法治的合法性建构、反思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进程中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交流。
    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副研究员在讨论中指出,春秋讲坛是孔子研究院主办的文化品牌,按照2019年院里的重点工作计划,我们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登台开讲,并以研讨会等形式展开交流讨论,提升院内青年学者的科研能力,回应学术界和国家、社会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把握好方向、掌握好尺度,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多参加今天这样的研讨、争论,有助于开阔视野、少走弯路。
    路则权在总结时指出,林教授讲的“中西比较视野中的儒学”,就是以学术回应当下。比如其中探究“人治与法治”,就是在回应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问题。儒家如何看待“人治”“法治”呢?简单说,就是“为政以德、为国以礼、礼法并举”。但为什么要比较研究呢?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树立文化自信,都需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