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 今天进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文化强国,目的是总结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成就,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进行思考。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三中全会专门就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改革不是为了改而改,而是为了让创新创造的空间充分释放、源泉充分涌流。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中,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
作者:曹景年,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来源:《中國經學》第三十四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4年,第1—21頁。
摘要:自东汉以来,《周礼》《仪礼》《礼记》即合称“三礼”,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三礼”只是一种文本合称,作为一门学问的“三礼之学”的学理合法性并不稳固,这主要是因为《礼记》本身是礼经之记,与《周礼》《仪礼》并称为经未必合适,而且《礼记》内容庞杂,很难单独成“学”。朱熹、吴澄在“《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的思路下,对“三礼”文本进行了系统改编,但都没有实质性撼动传统的“三礼”说...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以世界不同文明对话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专有主题的人文综合论坛,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根据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工作安排,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 2025年7月上中旬在山东曲阜举办,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
编者按:彝伦讲堂由孔子研究院、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资助,在北京国子监彝伦堂举行。2024年5月开讲,至今举办了5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教授受邀担任第四讲嘉宾,演讲稿《儒学的变与不变》经整理后,由《光明日报》于今日“光明论坛”整版刊出。现全文转如下,以飨读者。杨庆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著有《二...
《晚明清初儒学转型研究》鹿博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3月内容简介 本书指出晚明清初的儒学经历了“泛阳明学”由漫衍到解体的过程,以阳明学人士的流动、晚明清初阳明学与朱子学的诠释路径、阳明心学境界诉求的衍化、主体性思维的转向等为议题,从哲学及历史的维度,揭示了晚明清初儒学转型的细部因素及具体实现过程。作者简介鹿博,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阳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办公会于2025年2月10日审议决定,发展以下机构和个人为会员。一、团体会员1.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2.福鼎市儒学实践研究会3.喀什大学国学院二、个人会员1.Sergio Portelli(余思齐),马耳他大学文学院教授(马耳他籍)2.Allawi Semand(阿拉维·塞斯曼达),乌干达外交政策智库“发展观察中心”研究员和执行主任(乌干达籍)3.Ana Terez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