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伦讲堂第四讲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举行发表时间:2024-11-26 15:36 11月24日下午,由孔子研究院、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支持的彝伦讲堂第四讲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杨庆中受邀担任彝伦讲堂第四讲嘉宾。 ![]() ![]() ![]()
杨庆中教授以“儒学的变与不变”为题开启讲座,阐述了儒学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发展变化及影响。杨庆中教授认为,孔子自觉传承三代正统文化,坚守核心价值,推动了儒家经典的形成。儒学之不变是关于对经的信仰,对经的诠释,是儒家的成人之教,是儒学一直被历朝历代所传承弘扬。儒学之变有着时代性、现实性、创新性的特点。儒学的“学”总是因其时代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而具有创新性。 ![]() 吴明在主持中对杨庆中教授所作的精彩讲授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杨庆中教授站位高远,逻辑清晰,新见迭出,极具启发,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生活实际,让大家更加深入领略到儒家文化的魅力。 ![]() 孔德立作学术总结。他表示,儒学的变与不变与易学的变与不变有着相通性。孔子继承上古三代之学,开创儒家经典,形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杨庆中教授的讲座对于解释孔子与华夏,孔子与中国的内在文化内涵和文明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孔子是包容的,儒学是开放的。开放的儒学拥抱世界、拥抱科技、拥抱未来,坚持守正创新,回应时代之变,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在孔子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号召。在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11周年之际,在国子监举办彝伦讲堂第四讲,杨庆中教授就儒学的变与不变主题进行阐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不变是守正,变是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主动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
|
2025-04-16
2025-04-22
2025-04-22
2025-04-22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