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阜孔府的东北角,隔街相望,有一座红墙围绕的建筑,面朝大街的石牌坊上刻着四个大字——“优入圣域”。这座建筑便是祭祀孔子弟子颜子的庙宇“复圣庙”,俗称“颜庙”。颜庙存有不少和颜子、颜庙相关的碑刻,我们可以从中一窥颜子在后世的影响,了解颜庙不断修建的历史。“优入圣域”坊一、从“亚圣”到“复圣”颜子名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被视为孔子的衣钵传人。颜子以德行著称,为圣门四科之首,堪称“卓冠...
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除了翻阅故纸堆,从文山字海中寻觅夫子的身形,我们能否叩开历史之门,回到历史现场,聆听夫子教诲?除了浸淫于古籍的海洋,是否还有其他方式能够使我们更好地领悟儒家文化之道对中华文明的建构与形塑,让抽象且蒙尘的夫子思想与当代青年的心灵摩擦出激荡情怀的火花?话剧《夜行记》是一则出色的范例。这部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中的原创剧目于2023年10月在先锋智慧剧场与...
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授弟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将数学纳入教学内容的教育家。年轻时的孔子还做过“委吏”,即管理仓库工作的小官,物品出入账目皆清晰明了。这说明孔子对数学的实用性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其后两千年间,孔子后裔中不乏孔伋、孔安国、孔融、孔颖达、孔尚任等知名学者,以及孔谦、孔光、孔纬等政治家,但能够被称为“科学家”的屈指可数,只有清朝的孔继涵、孔广森、孔广...
忠恕堂位于孔府西路,是衍圣公日常重要的会客场所。其共有五间,悬山式屋顶,是孔府建筑群中唯一使用正规斗拱的建筑。堂内正上方所挂匾额“忠恕堂”,为清代衍圣公孔毓圻所书。此堂原名永寿,为什么后来改换堂名呢?孔子博物馆所藏的一套衍圣公孔庆镕的楷书《忠恕堂记》,解释了其中原委。同时,《忠恕堂记》还体现了孔氏后人对先祖孔子忠恕思想的理解与传承,展示了衍圣公的书法造诣。孔府忠恕堂一、衍圣公孔庆镕楷书《忠恕...
一在20世纪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传统书院的发展一波三折,迭经磨难,式微之叹,不绝于耳。如何守先待后、与时俱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会通、中学与西学的有机结合,一直是摆在有志于传经弘道的儒者面前的一大严峻课题。同为近世大儒,新亚书院创办人钱穆与复性书院创办人马一浮一样,都以“文化托命者”自期,都是孔子的信仰者和追随者,都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名”“续命”的宏图大志,只不过相比之下,马先生乃是一...
《走进孔子(中英文)》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中英文双语种期刊,由孔子研究院、山东齐鲁书社出版有限公司主办,定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刊物,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为宗旨,重在解读、传播孔子与儒家文化,积极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于一体,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好评。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关注文化热点,积极引领文化建设。...
经典原文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诗经》特种邮票之《小雅·鹿鸣》成语讲解从诗篇体制上来讲,《诗经》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雅”者,正也。“风”和“...
编者按: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2024年7月在曲阜尼山举行。值此契机,《走进孔子(中英文)》编辑部采访了此次论坛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方旭东教授。方教授曾因提出“分析的儒学”而在哲学界独树一帜。采访中,方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分析的儒学”之缘起与主要特点,并对经典的诠释、当下的“经学热”,以及儒学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发表了独到见解。现将访谈整理刊发,以飨读者。“分析的儒学”背后有一个学术脉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办刊质量,11月10日,由孔子研究院主办、《走进孔子》编辑部承办的“传统文化读物座谈会暨《走进孔子》2025年选题策划会”在孔子研究院召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走进孔子》主编杨朝明出席会议并致辞。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孔德立主持会...
燕王哙让国与齐宣王出兵,是战国时期的一件大事,对孟子的事业也产生了极大影响。一宣王在出兵燕国前,曾派人私下请教孟子的意见。《孟子·公孙丑下》4.8章: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齐人伐燕。沈同是齐国大夫,宣王知道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所以不...
陈以凤:李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刊物的采访。我们知道这些年您一直致力于中韩文化的交流,堪称中韩文化交流的使者。首先想问问您:作为一名韩国人,从什么时间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在您从事儒学研究、中国史学研究的路上,是不是有特殊的领路人?李润和:我刚上大学时就接触到了中国历史,从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当然,刚开始与其说是在学术上喜欢中国历史,实际上不如说是被当时教授中国历史的老师的人品所...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事私学教育事业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教育家,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特立新创的第一个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钱穆:《孔子传》)。由他所开创奠立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理念和方法,诸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以学为乐、学思并重等,至今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但是,《论语》所记孔子之言有些过于简约而显得颇为隐晦,不免会引生各种歧义、误解或疑问。譬如,孔...
一约瑟夫·列文森在其名著《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美〕约瑟夫·列文森著,刘文楠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的开篇,延续了韦伯的思考,并从哲学思想与民族精神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宋明的智识生活中,唯心主义哲学成为主流。此后,在17、18世纪,对于一些中国思想家而言,唯心主义占主导地位似乎是种灾难,他们因此正式与其一刀两断。这些早期唯物主义者的存在意味着什么?他们的存...
《走进孔子(中英文)》杂志2024年第5期封面《走进孔子(中英文)》杂志2024年第5期目录本期特稿1 “材”与“不材”之间 ——人的培养与传统的转化 李若晖我读孔孟10 在讼与隐之间 ——“父子相隐”新解 林存光 余付银17 齐风韶音话孔子 王国坤 韩伟东23 只有天吏,才可以讨伐燕国 ——《孟子》新读之八 梁涛经典品读30 《诗经》里的成语: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
“廉政”一词最早见于《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公曰:‘廉政而速亡,其行何也?’对曰:‘其行石也。坚哉石乎落落,视之则坚,循之则坚,内外皆坚,无以为久,是以速亡也。’”(《内篇问下第四》)现代人引此句为典,多断章取义,取前半句为铭,以为称颂“廉洁之政治”。按许慎《说文解字》:“政者,正也...
近现代以来,随着影视的大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巨人的孔子,不断走上荧幕,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近民众。从1940年至今,影视作品中的孔子文化思想展示及其角色塑造,都深度整合了大众阶层的审美和文化趋向。其中,孔子的文化思想展示和孔子形象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表现是“孔子题材”影视作品的两大主要创作发力点。创作者们会充分整合、利用艺术化的视觉因素与听觉因素,采取多样化的艺术创设形式来对孔子的文化思想进行...
春秋之时,孔子以“六艺”教学,删定六经,阐明六教,开创了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孔子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阙里孔氏作为圣人后裔,尤重六经之学。“乐”作为六艺之一当然备受孔府重视,孔子后世子孙习礼演乐,弦歌不辍。历代统治者为表示对孔子的尊崇,也多次向孔府...
一、问“仁”孔子对于“仁”,从来不肯做出狭隘的定义,但不乏具体的解释: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子张问“仁”,显然是因为孔子非常强调“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对于子张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能够在天下实践五种德行,...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对现今许多学子来说是一个熟悉的年代,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一开头那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勾勒出滕子京治下的一片荣景与祥和。然而,在此之前,北宋整个国力几乎都花在对付西北边来犯的西夏人,还好有范仲淹、韩琦屯兵镇守,无法得逞的西夏终于在庆历三年(1043)请和。战事眼见有望结束,国家也需要改革创新迎接新气象,此时范仲淹所主导的...
孟子第二次到齐国,与齐宣王有一段融洽的时光。此时,孟子的“四端说”已经形成,他决心用“不忍人之心”启发齐宣王,使其行仁政而王天下。环顾当时各国,齐国最有条件实现仁政和王道理想,孟子对齐宣王抱有极大的期望。然而一个事件的发生,使孟子的愿望落了空,他与齐宣王的关系也急转直下。公元前316年,燕王哙效法上古尧舜,让国于燕相子之,自己反为臣下,最终引起了一场内乱。而齐宣王趁机出兵,在很短的时间内,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