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景年,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来源:《中國經學》第三十四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4年,第1—21頁。
摘要:自东汉以来,《周礼》《仪礼》《礼记》即合称“三礼”,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三礼”只是一种文本合称,作为一门学问的“三礼之学”的学理合法性并不稳固,这主要是因为《礼记》本身是礼经之记,与《周礼》《仪礼》并称为经未必合适,而且《礼记》内容庞杂,很难单独成“学”。朱熹、吴澄在“《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的思路下,对“三礼”文本进行了系统改编,但都没有实质性撼动传统的“三礼”说...
编者按:彝伦讲堂由孔子研究院、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资助,在北京国子监彝伦堂举行。2024年5月开讲,至今举办了5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教授受邀担任第四讲嘉宾,演讲稿《儒学的变与不变》经整理后,由《光明日报》于今日“光明论坛”整版刊出。现全文转如下,以飨读者。杨庆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著有《二...
《晚明清初儒学转型研究》鹿博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3月内容简介 本书指出晚明清初的儒学经历了“泛阳明学”由漫衍到解体的过程,以阳明学人士的流动、晚明清初阳明学与朱子学的诠释路径、阳明心学境界诉求的衍化、主体性思维的转向等为议题,从哲学及历史的维度,揭示了晚明清初儒学转型的细部因素及具体实现过程。作者简介鹿博,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阳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办公会于2025年2月10日审议决定,发展以下机构和个人为会员。一、团体会员1.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2.福鼎市儒学实践研究会3.喀什大学国学院二、个人会员1.Sergio Portelli(余思齐),马耳他大学文学院教授(马耳他籍)2.Allawi Semand(阿拉维·塞斯曼达),乌干达外交政策智库“发展观察中心”研究员和执行主任(乌干达籍)3.Ana Tereza L...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经典,自汉代以来传承逾两千年,不仅深刻影响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教育体系,也是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重要文献。近日,由著名华裔穆斯林作家刘宝军所译的马来文版《论语》正式出版,并命名为《论语——从伊斯兰角度来评析儒家思想》。这部译著是《论语》首次完整翻译为马来语,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来西亚及伊斯兰世界的传播,深化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具有重要意义。译者刘宝军先生,毕业于中...
4月10日,“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5”在湖南长沙举办。孔子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孔祥林受邀参加,并以《海外书院在传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作用》为题作大会演讲。孔祥林系统阐述了海外书院在东亚儒家文化圈形成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海外书院作为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朝鲜、日本、越南及东南亚等地广泛建立。海外书院通过以《四书》《五经》为核心教材,奉祀孔子、朱熹等圣贤,采用中国传统的祭祀...
3月14日,孔子研究院泰山学者温海明教授“中西哲学视野下的意识、心灵哲学与人工智能”工作坊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此次活动由孔子研究院易学研究中心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联合主办,旨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学者,围绕“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12内容简介传统上对孟子哲学的诠释,以心、性、善等概念为中心,往往陷于理智主义的先天实体论和经验主义的生物禀赋论,从而滑失了孟子哲学的真意。本书以具体行事概念为中心,从动词意义理解性和善的含义,强调现实展开过程对理解人之本质的基础性意义,克服了对性与善的抽象概念思辨,凸显了孟子性善论的生存论意蕴。在形式上,紧扣孟子与告子的争论及其历史衍化来加以绵密地展开,不仅是一...
4月3日,由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支持的“慎终追远与中华文明连续性学术研讨会”在孔子故里曲阜成功举办。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会长、曲阜市政协原主席孔令玉,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孔令斌出席会议并致辞。曲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副会长孔卫东主持会议。孔令玉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慎终追远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精神传承,成为中华文明历经风雨却...
内容提要中国古典学的场域和特性王中江内容摘要:在东西方古典学家族相似概念之下,中国古典学同欧洲古典学既有可通约性,也有其各自的一些特性。口耳相传、文字和古老史官制度使记录、记载和文本传承等历史记忆提供了可能,也使中国古典意识得以发生并经过三代的积累而使中国古典学在东周得以诞生,士阶层的广泛流动从王官之学到私学产生,这是一个经过孔子整理的六部书被赋予权威性的经典化过程,诸子百家及其相互竞争也为...
●政治儒学●任剑涛丨至道距离 :大变局中的齐鲁变革限界 敦 鹏丨荀子统一思想评析●学术争鸣●杨泽波丨先秦儒学天论不宜作宗教式的解读——从“早期启蒙”看先秦儒学天论发展的内在理路●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何光顺丨先秦儒家的生育哲学观与比兴诗学建构王玲强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春秋》“大一统”视域下儒家经济思想再审视李健胜丨从“无友不如己者”看知识型依附关系的源起与特征●儒学源流...
3月31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山东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济宁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深圳至圣孔子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在曲阜尼山圣境尼山讲堂启动。山东省委常委邓云锋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于晓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黄...
《春秋左传人物谱》(增订本),方朝晖编著,北京:文津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本书承清华大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及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项目联合资助,为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基地成果。简介本次增订版主要包括:新增加了7位国君、40位卿大夫等其他人物(总人数增加到199位),人物世系及个人生平信息的增补,《春秋》《左传》原文(正文第一、二栏)修订,点评文字的修订以及增...
何以经世:儒家治道及其现代意义方朝晖 著商务印书馆2025年3月内容简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以治道为重心,其中包括以德治国、人伦为本、礼大于法、任贤使能、移风易俗、民为邦本等,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儒家的治道思想在中国社会长期有效,其产生及有效的文化心理基础是什么?它在现代中国治理乃至中华文明重建中仍然有意义吗? 《何以经世:儒家治道及其意义》一书试图从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来解释儒家一...
3月28日,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之“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八期在孔子研究院学术讲堂举行。第四届、第五届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第六届、第七届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牛喜平主讲《儒学国际传播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若干思考》。孔子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长、研究员魏衍华主持活动,孔子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认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开始前举行了聘任仪式,聘请牛喜平为“中外文...
主讲人牛喜平 第四届、第五届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第六届、第七届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人魏衍华 历史学博士,孔子研究院研究员 ,科研管理部部长 时间2025年3月28日9:30—11:00地点孔子研究院学术讲堂主讲人介绍牛喜平 第四届、第五届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第六届、第七届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哲学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5年年会在武汉大学顺利召开2025年3月14-16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哲学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5年年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协办。本次会议旨在探讨中国哲学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及其时代使命,在“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已...
3月14-16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哲学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5年年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协办。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孔德立受邀参加开幕式,并提交了题为《知命非命立命——孔墨孟之命论》的...
一《十三经注疏》包括十三部儒家经典的经文、古注、音义、疏文。这十三部经典是:《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儒家的主要经典已包括在内了。这十三部经典在传授过程中曾经产生过多家注释解说,其中大部分失传。保存下来的古注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尚书》汉孔安国注(据考是魏晋时人的伪作,却有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