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大会 > 大会论文 >
杜维明: 儒家的“仁“是普世价值
发布日期: 2016-04-20 浏览次数:73 来源:未知 作者:kza

    何为人?是当今哲学研究领域的大问题,在轴心文明的时代儒家的超越突破即基于对人的全面了解之上,从家庭、社会、国家,天下乃至天地万物不同层面来审视人的价值。我总觉得,把孔子的入世思想说成是世俗的,而消解其精神性、以及宗教性,对孔子是不公平的。简单地说孔子的入世表现在他通过身体力行把“仁”的价值落实到人类日常生活之中。

“仁”作为人的核心价值

    我们来看“孔颜乐处”。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福禄寿都没有,却有由衷的喜悦。现实价值上,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主动自觉的行为,“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颜渊》)指我们都有取得“仁”的自由,在这一点上人人皆是平等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好比一个人的仁是“天下归仁“的前提。虽然这句话孔子只是对自己学生的回答,但也面向任何人,是为众生讲的,不仅是儒家论说。
    从孔子开发出来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仁”,经过了几个世纪:《中庸》里有“智仁勇三达德”,孟子有“仁义礼智四端”,一直到汉代有”五常”(仁义礼智信). 这是经过具体的讨论、辩难和实践发展出来的。为什么在这个框架下,特别突出仁?第一因为它是通德。任何价值如果和仁没有关系,就不圆融,或容易被异化。没有任何价值能够脱离仁,同时,所有的价值也都能丰富仁,如义礼智信乃至孝悌和平。
    不少学者认为政治和道德必须分开,政治的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公私分明,批评儒家是泛道德主义,对民主政治和政治过程方面也缺乏认识。于是强调儒家讲的只是个人修身问题,没有公共性。如梁启超就认为儒家有私德没有公德,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五伦关系”主要是私德,儒家体现的不是个人中心,就是家庭中心、社群中心,没有公共性。从儒家思想体系的实际来看,这些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
    孟子认为“仁”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本性,贯穿所有价值,而所有其他的价值反过来都可以丰富“仁”的内容。孟子建立了一个以性善和王道为基础的治道(仁政)。孟子的民本思想不是泛说,而是每一个人的存活繁荣都在关照之中,这是本;国家次之;君,即最高的领导者,则最轻。民本思想的基础就是所有人都能扩充自己作为人的“仁”。这是儒家的基本信念。这不是短视的,现实的而是继往开来的宏观视野。孔子之时已有道统的意识,道统具有承继性和未来性,张载说“为万世开太平”,即不是为了一两代,而是千秋万世。
    在各大轴心文明中,儒家发现的做人道理本身即具有普世性,它不是地方知识,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特色。现在这些价值在文化中国并没有充分体现。我们应该反思的是这些价值有没有价值,还是我们不理解,忘本了,或犯了健忘症?这是需要中华民族各行各业的知识人痛切反思的大课题。鲁哀公曾问孔子,你的学生哪个好学?孔子说有一个颜回,可惜早死了。孔子只许自己和颜回当好学,学不是内化技能,而是觉悟的觉,是人的自我反思,是人的价值的凸显和体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金科玉律。在文明对话的过程中间,大家逐渐了解和尊重对方,不要利用这个机会来传教,也不是用这个机会来改变人家对我们的误解,而是发展自己倾听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为了我们共同创造更伟大的事业 (人类和平相处之道)。这才是文明对话的目的。
    基于这一原则的对话,各个不同宗教之间都可以。这样的对话——如果我是个佛门弟子,和基督教对话以后放弃对于涅槃,对于轮回的基本看法,那我就不是佛教徒了;或者我是基督徒,对话以后对上帝对三位一体,对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这些不相信了,那也就不再是基督徒了。通过平等对话,基督徒可以从佛教那里获得很多资源。伊斯兰教徒也可以从犹太教徒那里获得很多资源。在文明对话的场域里,儒家的确有特色。儒家传统没有排他的原教旨主义,自始至终都可以体现开放多元的大气。儒家有一种深刻的批判精神和自我反思的反馈系统,也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孔子也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和和博爱相同,但不把我们认为的真理强加于人。
    你可以讲儒家的核心价值不是仁是义,礼、智、或信,有不同的认识。比如不少欧美学者就认为儒家最重要的价值是“礼”,没关系,大家还是共同讨论儒学。新加坡华人最认同的价值是孝,对日本儒者而言,最重要的价值可能是忠。这些都可以讨论。 我的解释是“仁”和义,礼,智,信,孝,或忠都有内在的联系而且缺乏”仁“的礼,义,智,信。孝,或忠都不完备,也都有异化为非价值的危险。在儒家很难接受的观点,不容易讨论的问题是,你必需选择宗教,但你不能不选择你是“人”。如果你要做一个基督徒,你必须选择;如果你从小在基督徒家庭长大,但你不受洗,不自觉信教,那你不会成为一个基督徒。作为一个人,出生即如此,好像无可选择。
    现在所有伟大宗教传统都碰到一个世界公民的问题。以前我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恐怖主义”没什么担忧,现在忧心忡忡。不能说一个宗教徒向往的是未来的天国、净土、彼岸,这个世界本就是个污染的红尘。比如中国的当代佛教,很多地方和儒家相契。从太虚开始,就突出佛教的入世精神、人本精神,注重生活禅。他说以前佛教重智轻悲,现在应该重悲轻智。我想不一定要轻智,但要重悲。太虚提出“人生佛教”,印顺提出“人间佛教”。台湾的佛门高人,如星云,圣严,慈济等,都关注人间净土,这是佛教的转换。关爱地球,有社会责任,也是基督徒近来的转换。
    那我们能不能说“仁”是否普世价值?也适用于未受到儒家影响的普世价值。从历史发展来看,儒家多多少少都是地域性的,它有阶段。第一期的儒家,不单属于曲阜,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命脉。从尧舜禹汤文武发展下来,佛教文化传入后,儒家吸收了佛教的精华,佛教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内容。到第二期,宋明理学,也在朝鲜日本和越南发展,成为东亚文明的体现。今天我们要复兴儒学,让它有第三期的发展。我们都很急迫地想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用外交、金钱,媒体等各种不同方式。但文化,和政治经济最大的不同,是要靠人的自觉。
    儒家传统虽然是跨时代的多元的,但有它的核心价值,且这一核心价值有走向普世的倾向。所以在文明对话中间,涌现了一批自我定义为儒家式的基督徒,儒家式的伊斯兰教徒(“儒回”),儒家式的犹太教徒。不是儒家有什么特殊性,正因为大家都在呼唤一种人类都能接受的具有精神性质的人文主义。
    西方强调的普世价值——理性、自由、法治、人权、个人尊严,都是我们要再学习,再发展的人文价值。但这些价值即便都能充分体现,人类的存活还是一大问题,必须在理性之外,开拓出一个同情或慈悲的领域。比如亚当·斯密,不仅是《国富论》的作者,也是《道德情操论》的作者,他就认为人最珍贵的不是理性思维,而是同情。人权之外,必须要有责任。法治之外,必须要有礼貌。个人尊严外,要有社会和谐。这些价值之间可以对话。我们有可以向全球传达的核心价值如同情、正义、责任、礼貌、和谐等。的确,“仁义礼智信“是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道理。 我相信也是将来人类共存共生不可或缺的学做人的道理。
    举个实例说明这一点。目前很多人担忧“人权”这个观念,认为一谈人权就受到美国的影响,处于很被动的地位,也有人认为人权就是资本主义,是对峙中国的思想武器。
    世界各国对人权的普遍重视,是从1948年联合国大会颁布《世界人权宣言》开始的。《世界人权宣言》由来自几位重要的法学家共同起草,并经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在草拟《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人士中,罗斯福夫人安娜·埃莉诺(Anna Eleanor Roosevelt)认为张彭春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张彭春是中华民国派去的代表,儒家的素养很高。美国有学者花很大工夫研究张彭春的贡献。《世界人权宣言》第一句话,不知道经过多少个稿本——“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的精神互相对待。”良心,这是张彭春突显出来的。联合国最核心的精神就在这句话上。四海之内皆兄弟,体现的是人类的兄弟之情。从阳明的心学来讲,人最核心的价值是良心。所以在这方面,如果我们仔细读《世界人权宣言》,它确实是突出了仁爱,它最核心的价值是仁爱的价值,所有的人都应获得尊重。
    仁爱的仁者,在我看来可以和康德把人当人看的精神是一致的。在《孟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圣人,表现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即“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杀一个不辜,你内心最基本的良心就已被摧毁。有一种观念认为,百分之十的人牺牲算什么?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呢。这完全和儒家的基本精神相违背。
    国际社会应该发扬仁爱之性,每个人应当从社会关系方面推己及人,每个人堂堂正正做到诚信,绝对不做损己损人、损人不利己,或者是损人利己的人。至少要学做一个“经济人”,利己而不损人。最好能再从经济人变成文化人,推己及人。甚至做个生态人,不仅关爱人,还关爱这个地球。(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 转自:《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