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从孔子那里汲取教育的力量
发布日期: 2022-06-09 浏览次数:96 来源:孔子网APP 作者:李成泉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时代赋予每一位中华儿女神圣的历史使命。“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说到底,这些问题是在“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上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系统解决。中国教育“培养什么人”?答案很明确,中国教育应该培养“中国人”。“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中国人”是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怎么培养这样的中国人?这是一个事关教育事业发展的大问题!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西方各种教育思潮大量涌入中国。现如今,中国教育崇洋思想太重,一些理论专家言必称欧美,昨天刚谈完“人本主义”,今天来一个“生命教育”,明天再讲“结构主义”。欧美教育不是不好,这些教育家的观念也不是不对,而对我国几千年锤造的优秀教育思想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我国传统教育的价值,我们还没有找到中国教育的“根”。笔者认为,中国的教育应该根植于五千年灿烂文化,继承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经验和优秀成果,走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必须从整体入手实施综合性改革,改革的起点就是学校。以学校为起点,从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思路、育人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寻求突破和提升,实施学校整体综合改革。学校综合改革必须必须实现学校发展的各种要素和谐统一。如何做到?

 

诺贝尔获奖者巴黎宣言提出:“人类社会要在21世纪发展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吸取力量。”

 

今天的教育改革能从孔子那里汲取什么力量呢?

 

孔子教育思想中“仁者爱人”的教育情怀、“有教无类”的价值追求、“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风范都蕴藏着无限的教育智慧,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亟待开发的宝藏。

 

“仁者爱人”的教育情怀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中国伦理的根本价值标准,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是社会礼乐文明的重要根据。儒家的“仁爱”思想养育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民族精神。孔子的仁爱思想流传数千年,时至今日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深入理解和探究孔子仁爱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教育的使命。当前教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并不是什么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爱心问题。离开了爱心,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斯霞曾说过: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让仁爱经成为师生的共同信念,铸造师生共有的“灵魂”。多年来,几乎很多事情都不用校长再去要求,学生是这样,教师更是如此,这些刻意的教育手段似乎失去了作用,很多行为已经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爱的气氛是那么的融合,爱心表达又是那么的自然。更为可喜的变化是,很多的学生学会把爱心传递给他人。学校里栽种了许多的果树,各种水果有的几乎举手可得也不会有一个学生乱摘;楼道的书画作品无论是悬挂多长时间都不会有人为的任何破坏;毕业典礼上,师生都流着热泪依依惜别;教师节老师收到学生的鲜花贺卡露出幸福的微笑……看不见、摸不着而在其中时常能让你感受到的“魂”展现在我们的校园!

 

“有教无类”的价值追求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现代解读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公平说得小些涉及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全国绝大部分的群众的切身利益,说得大些涉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和民族未来。

 

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普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归宿。从国家对教育的大政方针看,“有教无类”已被重新引入当今的教育思想体系之中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遗憾的是,当前教育公平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使得孔子所首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至今未能得到理想的、彻底的实现。

 

从宏观地来看,教育公平的缺失在城乡间、地区间、社会阶层间、学段间等方面都有表现。这些方面的缺失主要原因是在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教育政策影响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影响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不公平”和“不均衡”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

 

从微观地来看(具体到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体来说),教育公平问题也相当突出。学校教育没有给不同天赋和智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可选择性,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接受一个育人模式、是不公平的;学校教育没有给予弱势学生(包括残疾学生、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学困生、被欺凌学生)相应的关注和尊重;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学校只重视升学率,老师只重视尖子生,同一个班里的学生并没有平等的“学校待遇”,有些学生(问题生、学困生)被边缘化问题非常明显。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注重公平教育,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成长,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他以培养君子为育人目标。《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论述多达一百余处。我国素有“礼义之邦,君子之国”的美誉,传承优秀传统美德责任重大,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真正的“中国君子”。

 

“君子教育”对全面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扩展青少年的价值视野,丰富育人内容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在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对复杂的教育形势,为凸显育人特色、增进育人实效,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做新时代“少年君子”活动。

 

“君子教育”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人格教”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家庭为主阵地,开展“衣冠整洁、文明礼貌、孝亲敬老、诚实守信、刚毅乐观、知荣明耻”六大主题,每个主题设计六个活动,“36个君子行动”构建起六年活动体系。

 

36个君子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文明习惯、感恩情怀、诚信操守和儒雅品格,让学生“文质合一”、“内外兼修”、“行端表正”、“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恰当的礼仪行为,塑造完善的君子之德。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法。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主张“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宋代大儒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古代所谓“材”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概括,包括人的本性、禀赋、才能、志向、喜好、性格等各方面要素。然而,当前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个性化缺失,代之以标准化的强制。

 

统一教材、统一授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评价标准,完全把工厂的“标准文化”搬到了课堂,移植到学校。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长、生成而不是制造、铸造,尊重、适应孩子个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孔子还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孔子的人生态度,也是他追求的人生境界。《论语》以“乐”开篇,通览全书,时时可见,却无一个“苦”字。当前,在教育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下,很多学生有厌学、苦学。让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习战胜困难,发扬“苦学”精神是应该的,专注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坚韧的品格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今天的苦学已经“扭曲、变态、畸形”,是对学生的戕害和摧残。学习要出自学生的自发自愿,要顺应孩子天性。否则,只会耗费学生的生命,摧残学生的健康。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要让快乐回归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必须通过“思”来提高,“思”必须以“学”为基础,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学思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思维发展,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这是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善于用思考带动学习。善于思考要努力掌握思考的科学方法。在学与思问题上,我们的教育天平一味地倾斜,灌输式的学习隔离了学习的过程、剥夺了学生的“权利”、钳制了学生的思维,实际上也没有真正把握学习的本质。

 

孔子还主张“知行合一”《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古人云:“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是故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实践是获得一切真知的重要来源,是思考并获得成果的可靠基础。只有坚持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才能拓宽思考问题的视野,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智慧和才干。知行合一,既是教育的基本观念也是教育的基本方法。以“笃行”的思想思考教育,教育要为了生活、引导生活、从生活中。

 

从这个角度出发,目前中小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估。有些课程除了考试几乎毫无价值,个别课程是否需要从小学开设?是不是需要全民学习?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从笃行的角度出发,教育的链条不是止于“学思结合”,还需进一步的“知行合一”。需要让教育设计创造能够满足知识化与行动化的物资环境、流程设计与制度保障,在实施学校既提供知识,又实践知识,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孩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风范

 

《论语》有言“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默记所学知识,学习而不知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其不愧为今天教师的楷模。如何做个称职教师,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那就要做到终身学习、勤勉育人。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职业的读书人。教师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会被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即在职研培已经趋向制度化,教师将是最先进入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群体,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诲人不倦”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的重要标准。教师就应当跟孔子学做老师,象慈母一样热爱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激励学生,以恰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教化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者。

 

孔子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以上论述就已涵盖教育价值、教育信念、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学方法、教师风范等方面。若能把握孔子教育思想核心,抓住关键,扎实推进一定会有收获,孔子教育思想会在当今教育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