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院内新闻 >
杨朝明 |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发布日期: 2021-08-25 浏览次数:58 来源:理响中国 作者:理响中国

 

编者按:近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受邀做客山东卫视《理响中国》栏目,围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接受访谈。现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意义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理响中国》,我是主持人李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坚持二者相结合,攸关方向,事关大局。今天就让我们以“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为题,从百年党史中探寻理论自信之源,在新的实践中发掘理论创新之美。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做客本期节目的理响观察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欢迎您,杨院长!

杨朝明:主持人,你好!各位观众,大家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这一重要时刻发表重要讲话,其中特别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今天,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回首百年,展望未来,思考“两个结合”的问题意义特别重大,对于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主持人:杨院长,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两个“结合”的全新表述。这跟之前我们提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相比较的话,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探索和创新,能谈一下您的理解吗?

杨朝明:是的。我们也在想,在以前重要的表述中,一般都说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说起来,中国的具体实际,也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中国和历史文化的结合,所以其中也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影响。但是,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表达不太一样的是,特别又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有一个特别的强调,也就是说要与现实的中国相结合,尤其要注意,5000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在今天如何发挥作用这么一个重大课题。

 

主持人:您觉得又有什么样的全新探索和创新呢?

杨朝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听到习近平总书记九次说到“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我们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重要表述是总结历史经验的一个成果。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探索,我们把当下种种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因此特别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以,这是百年总结,是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总结过去,同时也是对于未来的一种展望。也就是说,我们的路子要走得越来越宽,就必须立足于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就重点提出了“两个结合”,您觉得这个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在哪里?

杨朝明:“两个结合”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像我们以前说过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理论飞跃的一个重要呈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一步拓展。其实,中国具体实际包括内容很广泛,也应该包括传统。那么,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又特别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对既往的总结,也有对进一步需要做的更好的一种激励。如果我们原来做得不到位,那么是不是以后应当做得更到位?如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到位,现在是不是应该加深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如果不走进中华经典的世界,如果不走进中华先贤的世界,如何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如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我们认为,这棵大树的主干是儒家文化,但是这棵大树在不同的时期吸收了不同的营养,这其中也包括了近代以来吸收的外来的一些东西。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把握它的实质?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前提,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有难度的。

把内涵的东西一步步发扬光大,今天的事情才能做得更好。比如说古代的礼仪有形式、有内容,我们继承的是内涵,而不是形式。比如礼仪,在传统中国,人们见面鞠躬,这是礼;后来不鞠躬了,改为握手,握手和鞠躬表达的是一样的意思。疫情来了,人们不握手了,我们可以提倡拱手礼。其实,不论是鞠躬,还是握手,抑或是拱手,这都是礼的形式,形式不论怎么变,内涵变不了。内涵是人见面的热情、友好、关心、尊敬。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它应该什么时候都不会变。我们继承的是这种原则,而不是非要怎么样,不是非得拱手、非得鞠躬。形式必须表达内容,离开了内容,离开了特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能就拘泥了,就形式化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去把握特性和本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把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做得更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持人: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新的拓展,要开阔视野,展望未来。这“两个结合”的全新表述是不是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一个鲜明体现呢?

杨朝明:是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对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忠实地弘扬,忠实地继承。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是“两个结合”的鲜明体现

 

主持人:100年前在我们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许多仁人志士都在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您赞同这种说法吗?

杨朝明:我非常赞同。这一说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历史事实的一个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遭到了太多的屈辱,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都在思考中国如何能够强盛、人民如何幸福、民族如何复兴。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思考,只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才找到了一条更加宽广的路。这条宽广的路说明了什么呢?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一种深层的契合。比如说在理论深度上,比如说对未来的思考上,比如说在理想追求上,都有高度的一致性的地方。特别是关于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这样的方法最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实际上是深度契合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持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早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但此时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并没有发挥出真正强大的力量,应该是一直到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才拥有了指导实践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杨院长,在中国革命的实践当中,应该有很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请您给大家讲几件。

 

杨院长:是的。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中国时,当人们教条地、“本本主义”地、“拿来主义”地指导实践的时候,不是出了很大的问题吗?以前不论是哪方面的错误,不论是出现了怎样的波折,说到底都是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好,没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到位。比如说,历史上曾经有一些提法,如“愚公移山”“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仔细想想,只要是学习历史,都能在历史中找到一些影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运用于当今的实践。一句话,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就必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两个结合”的意义就在这里。

主持人:“愚公移山”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跟马克思主义以及我们现在相结合的理论有什么样的阐释?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实践意义?

杨朝明:《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很有名,很受重视,当年被称为“老三篇”。“愚公移山”精神就是战天斗地的精神、就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就是一种革故鼎新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既是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所铸就的,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传承和发展。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进行过一系列的战略部署,提出过一系列的重大举措。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方向,也体现着一个党、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一个党、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要立起来、强起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凝结和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和生命力、引领力。中国共产党在自身的建设中,毫无疑问也一直秉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毫无疑问来自于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我们不光要解释世界,还要改变世界,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具有这种革故鼎新的精神。中国的中道思想、中道学说,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不要走偏,不要走极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实也是指导我们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毛泽东同志提出来很多的提法都离不开“不搞霸权主义”等这样一种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上,其实我们百年探索之中成功走过了一步又一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不论是毛泽东同志还是其他领导同志都特别注意人民本位,“人民万岁”“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些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高度一致。中国传统中的辩证思维,关于中道、中庸、中和的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是高度的契合、有机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考,都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相互映照。

 

 

如何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持人:纵观百年党史可以看出,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有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思想内涵,而我们中国共产党又一直在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推动了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杨院长,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几次理论飞跃应该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吧?

杨朝明:是的。按照我粗浅的看法,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几次理论飞跃,确实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第一次理论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我们中国人站起来。作为一种以人为本、民本主义的思想,他们思考人民翻身做主人这样的问题,所以以人民为本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具有深层影响。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这样一种理论。

第二代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的富民主张相结合,所以让中国人由站起来到富起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历代的中国人实际上都探索人民幸福安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如此。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仅仅站起来也是不行的,经济上也必须富足,中国人民要暖衣足食。所以,中国共产党理论的第二次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民本,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所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特别是明确提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又一次飞跃,这次飞跃让中华民族强大起来。中华民族的强大,同时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王道,注重德政,追求天下为公,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强大起来,这样的强大,意味着中华民族将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当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民族复兴来得更好,让我们路子越走越宽。

 

主持人: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逻辑关系?

杨朝明:是的。今天中国的道路无比宽广,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特”在哪里?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是什么?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息息相通,但是今天走的路子又绝不仅仅是复制传统,它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实是指导方法和具体实践的关系,任何一种实践必须有方法论的指导,正如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指导实践,方法离开了实践就无所谓方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今天我们中国人的信仰,形成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在社会层面上,在个人层面上,中国人有自己的追求,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比如在个人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果把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爱国,那么爱国者爱家吗?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家,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爱国,说到底就是爱。敬业,一个人敬业基于内心的敬,他对自己的职业、对职业道德有一种敬畏,他心中有敬。爱国、敬业,就是心底深处的爱和敬。那么,爱和敬从哪里来?我们会想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悌,孝悌就是谈爱和敬的。父母爱我们,我们当然要爱父母,把这种爱推广开来,社会才能充满爱。我们心中充满爱的时候,当然要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国家;心中有敬,要敬我们的兄姊,他们关心我们,我们当然要尊敬他们。孔子有一句话: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培养爱和敬就从孝悌开始,孝悌是中华文化的根,把这个根筑牢了,爱和敬就有了。有了爱和敬,就有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然都是个人品德层面,这与八德之中孝、悌之后就是忠、信,逻辑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应该而且能够成为核心,它一定是历史的延续。

 

主持人: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这样传承下来的,才形成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朝明:是的,这就像流水一样。我参加了一次研讨会,有学者举流水的例子非常好。水从源头一步步流过来,它是昨天的水还是今天的水?传统在历史上形成,在历史上起了作用,但它在今天依然活着,依然能发挥作用,这才成为传统。我们如果把传统当成过时的东西,当成以前的东西,那它一定就不是传统,它可以放进博物馆成为历史的陈迹了,它在今天只是好看而已,今天不一定起作用了。我们现在为何要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从中发现它的现代意义,这就是我们要谈的“两创”。

 

 

主持人:如今我们中国共产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新的命题。杨院长,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朝明:要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表面化或者机械化理解马克思主义,肯定把握不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谈到这样的话题时,我常想到《中庸》里面的一句话:“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有些人很聪明,有些人不聪明,聪明的人往往一做就过,不聪明的人他就不及。“贤者过之,愚者不及”,有的做过了,有的做不及,那么为什么不能把握中道,不能用中?

什么叫中庸?中庸就是中之用,就是用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那是我们内心的,那是大本。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看到一种非常恼怒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火,是不是达不到一种中和状态?所以,中庸就是中之用,用中就要求中和,就是要不断纠偏,让我们更加符合中道,符合社会和谐原理。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这就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方法,这个指导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认为它应该在这样的意义上,不让我们走极端,同时不让我们该做的时候做不到位,要恰到好处,让我们始终处在一种大局意识、系统观念、整体观照中,做得更加平和中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九次说到鉴往知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应该在更深的程度上,在更高的高度上,在更精准的精度上,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把它和现代实际有机结合,在结合这篇文章上,我们要下足气力,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持人:这些是不是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和理论创新成果?我们是不是更加应该去学懂、弄通、做实这些理论基础?我想这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具体的措施。

杨朝明:我们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论是治国理政的思想,不论是外交思想,还是其他各方面的思想,都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馨香。在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看到了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传统文化的人看到了其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我们今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实际上是更好地指导工作,将各种事业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推进,所以必须进一步理解“两个结合”的现实价值。

“两个结合”实际上是指出了路,我们以前有了成功的探索,中国以前“之所以行”,是因为这个理论指导的价值意义;我们以后能不能更行,能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就需要进一步去理解这种理论的现实实践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发扬优秀传统,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它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曲阜,走进孔子研究院,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您觉得这“两个结合”是不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又提高了要求和标准?可以这样理解吗?

杨朝明:是的。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举行专家学者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又特别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其实与传统文化“两创”一脉相承,只是今天总书记的表达又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在怎样的向度上,从什么样的维度上,去理解两者之间的结合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这种原理去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是5000多年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所创造的。这种文化,历代的思想家们对它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指导了几千年的中国。在今天,我们就要理解如何走近这样一种思想,走进我们圣贤的思想世界。要真正理解它,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应用。比如我们如何培养青少年?培养青少年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好,其实都是一个立德树人的问题。一个人有了一流的心性,才可能有一流的技术,才可以在现代化建设中、在民族复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之所以提出“两个结合”,这是指出中国发展的路径问题,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种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子?这个路子是中国共产党人借鉴历史,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指导,从而探索或者铺就的一条康庄大道。这条大道上,有我们历代优秀的中国人的文化积淀,有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精神,有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色,呈现着中华儿女的生命底色。

 

 

山东应如何深入推进“两个结合”

 

主持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了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山东是如何更加深入地推动“两个结合”,更加深入地推动“双创”的发展呢?

杨朝明:习近平总书记到孔子研究院来视察,后来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提出山东的工作要走在前列。这些年来,山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术界的很多同事也对山东提出鼓励,有学者说“文化兴,看山东”,山东作为孔子故里,作为儒学故乡,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山东的工作要走在前头,就要在学术登峰和文化落地两方面同时用力、要敢于担当和引领。

我们常说,登峰是为了落地,落地需要登峰。我们必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比如,中国儒学是做什么的?中国儒学是立德树人的。如何立德树人?我理解就像撒播种子,种子撒在地板上可以吗?种子撒在石头地上也不行,那样的话,就发不了芽、扎不了根,更开不了花、结不了果。青少年的心田如何去耕耘?孩子们的心田肥沃了,种什么种子,就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滋润心田非常重要,非常关键。中国儒学是培养人成为人,而不是关注先成为哪一种人。当孩子们成人以后,成为哪一类人的问题解决起来就不难,所以,必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着眼于青少年。

当然,要走进青少年,走进中小学,领导干部要首先带头。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干部是主导,学校是主场。抓住主导,着眼主战场,培养青少年,让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人,才能国家有力量,民族的复兴才能更加顺利实现。

 

主持人:说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要命题,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但是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命题的重新定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杨院长,我们都知道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您刚才也提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感觉更重了,为什么会这样说?

杨朝明:我是这样认为的。我相信很多和我一样的传统文化的学习者、研究者、弘扬者,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们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么一个重要的论断,感到这是对以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式方法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传统文化弘扬成功经验的一种肯定。下一步我们如何做得更好,如何做得更加扎实,也许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展望,对过去走过的路子进行深层思考,作为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者,一定会感到由衷的欣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提升到这样的高度,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站在当今世界发展大势上,站在千年未有之变局这样的历史制高点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如何更好地去发扬传统,更好地做好“两创”,任务很重。如何更有成效,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搞明白、回答好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杨院长,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开启了全新的征程,我们如何让“两个结合”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提供科学指引呢?

杨朝明: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这是对未来道路的指引和指导。要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走进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传统。没有文化自知,一定没有文化自信;我们讲文化自信,就必须去了解它、认知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信。近代以来为什么很多人不自信?那个时候社会剧烈变动,人们不自觉中放大了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使中华民族“文化蒙尘”。现在要实事求是地理解自己的传统,正本清源地了解中华文化,把握精髓,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走出更宽广的路子来。

主持人:好的。谢谢杨院长!回望过去,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展望未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引。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