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儒家孝道思想的当代意义
发布日期: 2020-04-07 浏览次数: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敏 高尚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早在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人类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这六项中,德行问题竟然占了四项,可见近些年道德滑坡的严重程度。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总书记指出:“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与力量。”相关的指示精神还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这些针对社会道德问题开出的治理良方,我们要积极响应,挖掘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儒家文化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内含德政、仁爱、礼仪、诚信、和谐、孝道、敬业等丰富的优秀文化思想,这些思想都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我们仅以“孝道”而言,儒家核心人物孔子、曾子、孟子的孝道思想中就富有很多可供汲取的精华,且具有很高的孝道思想境界。
 
一、 儒家的孝道思想
 
    (一)孔子的孝道思想
    《论语》中记载孔子言孝的地方有多处,如《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也。’”《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最担忧的是父母的疾病)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所说的无违,就是不要违背孝敬之礼。)《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些都是孔子平常对人们的一般要求,而真正能反映他孝道思想境界的,是下列两则:
    1.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2.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
    第1则的意思是说:今天某些人谈孝,以为做到养就是孝了。这么要求太低了,连狗马等动物都能做到长幼间的相养,而作为人,在赡养父母时如果体现不出“敬”来,那和狗马等畜生有何区别?乌鸦反哺之佳话以及动物中众多相养的真实例证,证实禽兽确实能做到长幼间的相养。笔者曾看到一个记录片:一老海豚病弱得不能游动,而幼海豚总是伏在老海豚腹下,背驮着它游动,好像孩子搀扶老人,这样的动人场面,令人类自愧不如。人能老幼间相互养活,动物也能,人如果在赡养老人时体现不出“敬”来,那和禽兽有啥区别?孔子的孝道境界高,对人在孝的方面要求高,对待老人,只做到“养”是不够的,还要做到“敬”,不能降低到禽兽的水准上。
    第2则中的“色难”,意思是:侍奉父母,长期地做到和颜悦色为难。汉代郑玄《论语注》曰:“言和颜悦色,是为难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曰:“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常言说:“床前百天无孝子”,大概就是讲的为子女者在侍奉老人方面要做到长久的和颜悦色的难度吧?凡是有过长期侍奉老人经历的儿女,大概都有切身感受,孔子大概就是根据众多儿女的这种感受,发出的这一实实在在的感叹,同时也是对做儿女的向“孝”的更高境界的要求。孔子认为,做儿女的对待父母,在让其有吃有穿的情况下,重要的是要做到“恭敬”,要和颜悦色,让父母打心眼里舒服,这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孝”。与第1则所主张的一样,只做到“养”是不够的,还要做到“敬”。侍奉老人和颜悦色,正是“敬”的最好表现。
    (二)曾子的孝道思想
    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参宗其师,对孝道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和发挥。有些学者认为,《孝经》是曾参作的。《大戴礼记》中收录《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等论孝专篇,可知,在孔子弟子中,曾参对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贡献最大。
    他忠实其师,主张“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这就是给孝分了等级,把尊敬父母视为“大孝”,要求儿女在“能养”“不使父母受辱”的前提下,追求“大孝”的境界。
    又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 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他把孝放大,认为庄肃、忠君、敬业、诚信、勇武都是孝行之表现,做不到这些,就会灾及其身,就会导致父母受辱,故而应敬慎对待。
    又说:“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把孝看作“民之本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天下大经”,鼓励人们向着“敬”“安”“久”等较难达到的大孝目标进取。即使父母死了,也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仁”“义”“忠”“信”“礼”等一切德行,都要以“孝”为根本。
    又说:“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故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能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顺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与弟言,言承兄;与君言,言使臣;与臣言,言事君。”(《大戴礼记·曾子立孝》)这又谈到了自律的层面,谈到了换位思考。自己做不到孝和顺,就没有资格谈论别人;即使与人谈论,也要从要求自身的角度谈起。
    在孝道方面,曾子最突出的特点是“顺”。他说:“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终养之。”(《礼记·内则》)“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宁,由己为贤人则乱。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当然,顺从父母、使父母心里愉悦是孝的要求,但是,“顺”要有分析,要把握适当的“度”,比如“父母有过,谏而不逆”,就要看是什么性质的“过”,若是原则性的、会带来严重后果的“过”,那就不能不违逆,不能不争辩,过分迁就,不仅会害了父母,也会害了个人。需注意的是,违逆、争辩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巧变”(灵巧变化,顺遂父母),尽可能减轻伤害老人的程度。
    曾子孝的另一特点是朴素实在。他说:“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也。(《韩诗外传》)这段话的意思是,故往而不可再生还者,是父母亲的生命;到了一定的限度而不可再增加的,是父母的年龄。因此,孝子想以后再尽孝养之心,而父母的年龄不会等待;这和树木想直而时间不会等待是一个道理。所以,与其在父母死后击杀大牛去祭坟,还不如让父母活着的时候吃到小鸡小猪呢。当今很多做儿女的,常常以工作忙呀、经济条件差呀、路途远啊等理由而疏于尽孝,一旦父母死了,却悔恨不已,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终身之憾。
    (三)孟子的孝道思想
    孟子的孝道思想,既有大气的一面,又有具体的一面。就大气的一面而言,他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
    就具体的一面来说,他既强调“尊”、“养”,又重视“事”、“守”。他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认为孝的极点,就是尊敬父母亲;尊敬父母亲的极点,就是拿天下可以拿到的东西来奉养父母。又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上》)在养方面,孟子推崇曾参对父亲曾晳既养其身又养其志的做法。关于“养志”,赵岐《孟子注》曰:“将彻,请所与,问曽晳所欲与子孙所爱者也。必曰有,恐违亲意也,故曰养志。”孙奭疏曰:“盖曽子知父欲有余者与之所爱之子孙,故徇而请其所与,问有余,故复应之曰有,是其遂其亲之志意,而不违者也,故曰养志也。”说的通俗点,“养志”就是顺从、满足老人的心意。
    孟子还把“慕父母”情结看作大孝至孝的范围。他说:“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孟子·万章上》)“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也。舜其至孝也,五十而慕。”(《孟子·告子下》)慕父母,就是依恋父母。在这方面,他推崇大舜,舜帝到了五十多岁时,还常常依恋着父母。不是吗,只要父母在世,做儿女的就永远是孩子。儿女到了五六十岁还依恋父母,证明亲情浓厚,亲情保鲜持久。
    孟子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他把不孝的情况分为五种:“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总结“五不孝”的目的,是希望人们戒除之,好好赡养父母,不危父母,“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品味儒家的谈孝言论,其精辟性、高境界令人叹服。儒家的这些孝道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很现实的教化启迪作用。
 
二、 儒家孝道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道德重塑的需要
    我中华民族历来以崇重道德享誉世界,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侵袭,本土文化的忽视,致使人们的思想混乱,价值观模糊,以至出现了“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的严重局面。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在以前根本不是个问题的问题,当今却成了人们热议的社会大问题。再比如,做子女的不孝,在古代曾被列为“十恶不赦”之一,而当今,对老人不事不养、打骂爹娘者大有人在,却毫无知耻感。有些人整天想着如何啃老,如何多争点遗产,却根本不想如何孝敬老人。有些地区,青年人结婚大要彩礼,逼得爹妈走投无路,甚至自杀。古人云“孝为德之本”,丢弃了根本,何谈其他?文明道德滑坡到这种程度,令人痛心!
    我国的经济文明在高速发展,而道德文明却在缓缓慢行,这是很不协调的,是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不相符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道德文明建设,他考察山东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字字落地有声,我们应细心领会,高度认识道德建设的伟大意义,人人从自身做起,自觉践行,重塑道德形象,争做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模范。文明道德的路上,也应“一个不能掉队”!
    (二)社会和谐的需要
    孝道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作用是多方面且影响深远的。孝道历数千年文明进化,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族元素,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加强个人修养、和谐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客观上为和谐社会、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撑,为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敬兄长,谨慎言行,诚实守信,博爱民众而亲近仁人。弟子有若受孔子孝道思想启发,曾发表感想:“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意思是:假如为人孝顺父母,敬从兄长,而好冒犯长上的,极为少有。不好冒犯长上,而好造反作乱的,未曾有过。君子致力于孝悌之根本,根本确立了,那么为人之道就会随之产生出来。孝悌,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有若认为,人具备了孝道素质,一般来说不会有犯上作乱的行为。在家孝敬老人,出门尊敬长上,这是很自然的。倘若一个连爹娘都不爱、都不养的人,你还期望他对别人亲爱友善,那是不可能的。曾子主张:“大孝尊亲,其次不辱。”不辱,即不辱没父母,不做坏事,不给父母落骂名。还有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和谐社会的金玉良言。倘若人人具有了这样的无私之孝慈,才会孝行满天下,慈爱满天下。倘若达到了如此境界,社会将是多么的和谐美好!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他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三)家风建设的需要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如何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这就需要有家庭伦理。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记孔子语曰:“夫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孝经·三才章》记孔子语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孝是修德之始,孝是天经地义之事。
    子女幼时,父母精心地呵护养育;子女长大了,父母也老了,作为子女,赡养、孝敬父母,自然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事。常言道,养儿防老,就是这个道理。
    《论语·阳货》记载,弟子宰予认为“为父母服丧三年,时间太久”,孔子批评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并非是绝对强调守丧时间上的长短,关键是让人明白一个道理:父母养自己三年,自己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那么自己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完全应该的;父母辛辛苦苦地把自己养大,自己应有感恩之心,而这份感恩之情,是永恒的,不好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
    孔子唯恐某些人“感恩”观念淡漠,还以“礼”进行约束,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意思是,“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服侍赡养他们;死了以后,按照礼的要求安葬他们,按照礼的要求祭祀他们。”并郑重告诫人们:“无违!”即不要违背礼。
    切莫看轻了老人死后之事,曾子说:“慎终(死)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敬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追念祭祀历代祖先,民众的道德就会趋向敦厚。”
    养儿防老,老有所养,死得善葬,死后还能得到后代的祭祀追念,是老人们的朴素愿望。人人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期待着老辈之年能得到子女的关心和赡养。人之常情,毋须赘言。也正是人们在这方面的普遍认知,所以,老的慈幼爱幼,幼的敬长事长,成为维系家庭关系和睦的主导因素,成为每个家庭世世代代传承的美德。反过来讲,倘若老不慈幼,幼不敬长,家庭关系何以维系?
    孝与慈是互为影响的,人人重孝,会促使老者更加爱幼;人人爱幼,当然也会促使幼者更加敬老。中华民族各个家庭所传承弘扬的,正是这良性循环的优良传统。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家风建设,虽然内涵丰富,但也还是以“敬老爱幼”为其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12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又说:“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通过上述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确实蕴含着“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值得我们深刻挖掘,结合社会现实作出合理阐发,做好“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篇大文章,为建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原载:《光明日报》 作者:高敏 高尚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