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动态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学动态 >
“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日期: 2019-11-29 浏览次数:172 来源:儒家网 作者:

“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19年年会现场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中西方哲学交流互鉴,人类文明经历着冲突与汇通,深入探究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培育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更好地适应现代性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19年11月23日至24日,中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19年年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1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中国哲学史学会陈来会长,李景林、张学智、向世陵、董平副会长与会。 
“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19年年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上,首先宣读了著名哲学史家和宗教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荣誉资深教授牟钟鉴先生的贺词。牟钟鉴教授指出,中国哲学史学研究要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体现中国哲学的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也要体现各民族的多元性;儒佛道是中国思想的内核,在三者互动中重新写出一部中国哲学史,还需要包纳中国伊斯兰教、基督教哲学,体现中国哲学的多元通和生态。陈来会长致辞中,首先对与会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筹办会议表达了感谢,并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离不开对五十六个民族文化与思想的探索,本次会议的召开即是希望对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做出探讨,为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理论贡献。他还指出,中国哲学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觉的意识,把对中国宗教的研究纳入到整个中国文化的研究的进程中。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刘成有教授致辞中,首先向中国哲学史学会对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承办本次年会给予的支持表达感谢,然后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宗教、少数民族哲学等特色学科在新中国历史上不可取代的特殊性作用,以及学院建设的过程。他指出,如何把各少数民族文化背后的文明系统纳入到中国哲学的研究,体现中国哲学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开放创新精神,书写一部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哲学史具有重要意义。开幕式由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杨立华教授主持。     
  开幕式之后的主题发言环节,由刘成有和杨立华主持。各位嘉宾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从不同视角对“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这一主题做了精彩而深刻的发言。     
大会主题发言    
  陈来教授在名为《“万物同体”与王阳明晚年的思想》的发言中,指出王阳明晚年居越讲学,以“万物同体”的观念为重点,他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万物同体”一方面表现为追求内心生活的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宇宙体验,另一方面更在价值观上体现为对生民苦难的一种悲悯情怀,将解救人民的苦难作为他内心的一种终极关怀。从良知学的角度看,万物一体的思想,不仅引起了良知内涵的变化,也明确引导了致良知实践方向的变化,成为王阳明晚年思想发展的重要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李景林教授以《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系统》为题作出发言,他认为,在儒家哲学中,价值非仅哲学的一个部门,而是贯通所有哲学问题并规定了其本质的一个核心和辐射源。儒学以人的存在实现为进路,落实到“心性”的论域动态地展示人性的内涵,而非对人性做静态的分析。儒学所主人性本善论,规定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实现方式。儒学循道德和存在实现进路以建立其形上学体系,其所言伦理与价值,则是一种真理与应当本原一体,表征人的生命存在之整全性意义的伦理价值观念。儒家言到,是在实存差异实现之“通”性上所显现出的一个行上超越性的“一”,其达道之途径,可名之为“旁通而上达”。    
  北京大学张学智教授以《王阳明与费希特》为题,从四个方面比较了这两位中西方哲学中的代表性人物:首先是特立独行的人格和勇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其次是王阳明心学与费希特知识学的共同出发点——自我,再次是二者对行动的重视,最后是王阳明的“良知即天”与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之推出。通过比较,指出了中西哲学的特点和不同之处,他认为,西方哲学的精髓是主客对立,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费希特的哲学是知识学,主要研究知识的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良心作为费希特伦理学的主要概念,它体现的是西方以个体为本位的伦理思想。而王阳明的“良知”是忠君孝父的天赋道德意识,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判断主体,善恶的标准是社会的,非个体的,他体现的是中国以群体为本位的伦理思想。费希特的宗教是无人格神的,他认为人类发展的顶峰是理性艺术时期,他的艺术作品的蓝本是“伦理世界秩序”,就是神性生活,就是这个上帝的唯一形式是知识。而王阳明哲学,反映了中国哲学追求“终极关怀”的理性特点。    
  中央民族大学班班多杰教授以《中国哲学是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题作出发言,他谈到撰写一部包含56个民族哲学在内的中华民族哲学史的学术事业。他认为,从八十年代至今,中国各民族哲学思想的研究已经日臻成熟,未来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首先是对各少数民族原始思维,伦理思想、宇宙观、价值观、实践观的梳理,其次是对汉族思想在各民族地区的积淀与互动的诠释,最后是对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伊斯兰哲学本土化过程的阐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法生研究员以《轴心突破与儒家中道超越的诞生》为题作出发言,他指出儒家超越精神是华夏轴心突破期的代表性成果,它既非港台新儒家所说的内在超越,也不是基督教式的外在超越;不是古希腊式的知识论,也不是印度古代的梵我一如,而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道超越。中道超越包括上下、内外和左右三重向度六对关系,分别指向天人之际、身心之间和人人之际。中道超越是轴心文明中独树一帜的超越形态,对于中华民族的人生信仰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    
  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以《主体性的自我澄明:论王阳明“致良知”说》为题发表演讲,论述了王阳明“致良知”说作为生存论的基本内涵。他指出王阳明将《大学》“致知”之说阐释为“致良知”,同时也就将朱熹藉此所建构的知识世界转换为主体的生存世界。良知作为人的本原性实在在个体的经验生存中的可能“隔断”,成为王阳明“致良知”说的起点;要求去除“隔断”而实现良知于经验生存中的通体贯彻,成为“致良知”的核心要义,达到最后从“致良知”到“致中和”,主要可以从三个维度得以完成,一是立志的过程,即主体性自我建立“明德”的确立;二是通过知性合一,“明德”呈现出来,达到“明明”;三是人在经验性、对象性交往的关系中构成现实性存在,自身价值得以达成。    
  首都师范大学白奚教授在名为《黄老道家对老子“自然”观念的应用和推进》的发言中谈到,老子的“自然”概念揭示了自然状态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黄老道家接下来要考虑和处理的,是人应该如何对待事物的自然状态这一问题,也就是“自然”观念的实际应用的问题,这就需要着意于开发“自然”观念对于人类活动特别是政治活动的指导意义,将因任自然确定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在名为《从生之谓性看物性与人性》的发言中讲到,“生之谓性”是告子的代表性观点,并由此引发了孟、告之间关于“羽雪玉”之白如何导向“犬牛人”之性及人物之性同异等多方面的讨论。其间,含摄了性与形色、人性与物性、天命与气禀、形而下与形而上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涉及到知觉运动与作用是性的问题,体现了儒学从传统经学到宋明理学发展中对性论问题的关注及其理论建构。    
  华中农业大学萧洪恩教授在名为《主体与行为:儒学与少数民族哲学文化融汇中的主体能动作用研究》的发言中,从儒学汇通中的权力象征特征、儒学推广中的官吏身份特征、儒学发展中的民族精英之功、普通民众的儒学传播主体作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学与少数民族哲学文化互动过程中汉族哲学文化为代表的中域哲学如何不断地向四周扩散,各少数民族为代表的各少数民族哲学文化又是如何不断取学中域文明的。    
  中央民族大学杨桂萍教授在名为《汉文译著与明清伊斯兰思想相关问题研究》的发言中指出,伊斯兰教自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历程中,中国穆斯林逐渐将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丰富资源加以整合,在明清时期构建出独树一帜的中国伊斯兰思想体系。中国穆斯林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同时受到伊斯兰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明清中国伊斯兰教兼具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双重品格和本土特点。
大会现场     
  上午精彩的主题发言结束后,下午进入到分会场讨论阶段。本次会议根据学者们所提交的论文内容分别设置了哲学对话专场、哲学方法论专场、道家哲学专场、儒家哲学专场、宋明理学专场、哲学与文化专场、哲学与经典专场、当代儒学研究专场等不同主题的分会场。从23日下午到24日上午,学者们从各自的立场与角度分别阐发了自己对于中国哲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见解,这其中既有深入而细致的讲述,又有激烈而富有启迪意义的交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便是结合主题专门设立了少数民族哲学专场和伊斯兰哲学专场,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提供了多面向、多角度、多文化的比对与参照。    
  在少数民族哲学专场中,中央民族大学的宝贵贞教授提出了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新方法,即把众多民族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文化圈或文化区,以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为文化纽带,以历史地理空间为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智奎研究员阐述了少数民族哲学研究40年的历史轨迹及其对中国哲学史的重大贡献,并指出在新时代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成果需要实现全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使命。云南大学罗昆副教授从世界观、价值追求、宗教信仰、民族国家观念等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傣族传统民族精神的特质与内涵,并对在当代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融入与发展做出了说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副院长萨敏娜指出斡米南仪式反映了达斡尔族以“霍卓日?巴日肯”为核心信仰对象的神灵观,其所崇拜的祖先神和助手神则反映了达斡尔族萨满教蕴含的哲学思想。 
  伊斯兰哲学专场中,兰州大学的丁士仁教授提出了“中国伊斯兰哲学”的概念并论述了其得以成立的理论可能性,北京大学的沙宗平副教授从中国古典的“明德”概念与伊斯兰“真赐”概念的比较中说明了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沈一鸣副教授以?aqīqat(真实)一词的翻译为例考察了伊斯兰术语的中文译词在中国传统哲学语境中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希副研究员以《昭元秘诀》和《真境昭微》为例讨论了伊斯兰汉文译著对“存在”的翻译和理解。     
  这两个专场中的其他学者们也分别从经典文本、概念术语、思想蕴含、历史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和伊斯兰哲学做出了细致的分析与讨论。为中国哲学的综合性研究与跨领域研究做出了示范。     
  另外,本次会议还在24日上午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会议室特别设置了青年学者论坛专场,专门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初冬已至,寒冷丝毫没有影响学者们追求学术的热忱。会议回顾中国哲学史研究已经走过的七十年里程,并展望未来,为要在多元一体格局中体现中国哲学的中华民族一体性,又要体现中国各民族的多元性,“阐旧邦以辅新命”,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这次会议在一个特殊的时空交错点上举行,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举行,在56个民族大家庭缩影的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会议反映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特色,也为中国哲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4日中午,大会圆满落下帷幕。(来源:儒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