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大会 > 儒学大会 >
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1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 2011-09-28 浏览次数:175 来源:未知 作者:kza

照片 970.jpg    

    2011年9月27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1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原副部长赵维绥,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司安民,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向红,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振川,济宁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庄金兰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孔子研究院名誉院长叶选平先生,2010年度孔子文化奖获得者庞朴先生分别为大会开幕发来了贺信。
    世界儒学大会(World  Confucian  Conference)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济宁市人民政府、孔子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国际性儒学盛会。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举办儒学研究活动,推动各国、各地区儒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增强各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秉承以往各届大会的一贯宗旨,营造思想独立、对话平等的学术氛围,鼓励跨学科、跨行业的儒学研究,既关注儒学的理论价值,又将儒学研究与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紧密结合,开拓儒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韩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爱尔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巴西、德国、哈萨克斯坦等16个国家和地区、83个学术研究机构与团体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围绕“儒学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儒学创新与当代文化建设”、“儒家思想及其普世价值”、“道德礼义与人文教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
    文化部原副部长赵维绥在本次大会上发表的致辞中指出:儒学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建立和谐世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当今,我们正处于一种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使之成为推进我们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的历史任务。世界儒学大会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化复兴的背景中应运而生的学术盛典。五年来,在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儒学大会的学术探讨不断深入,国际影响力不断拓展,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希望与会的各国专家畅所欲言、积极研讨,在多元阐释中促进儒学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使具有两年多年历史的儒学研究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代表大会承办方作主旨演讲,他指出,孔子儒学的以仁为本、以礼为序、以和为贵等价值理念,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人文主义的熠熠光辉。今天,儒学大会聚集硕彦鸿儒,对儒学的普世价值和社会文化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必将会推动儒学的深入研究,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大会通过了主席团名单。韩国成均馆大学徐正燉理事长,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本届儒学大会评选出了2011年度“孔子文化奖” (Confucius Cultural Award)的获奖者。“孔子文化奖”旨在鼓励世界儒学研究者、机构或非政府组织,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发掘研究孔子思想文化精髓,加快儒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创新,加强儒学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扩大儒家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推动世界多元文化建设和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文明进步。孔子文化奖的参评者为从事孔子文化研究并有重大研究成果和在孔子文化交流、传播、普及方面有重大成就的个人、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根据《孔子文化奖评选章程》,经孔子文化奖推选委员会评选,2011年度孔子文化奖的获奖者为汤一介先生与汤恩佳先生。
    “儒学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是本届儒学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提出,儒学虽以伦理为其体系的中心,但却基础于人性的自然体现,创造了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繁荣的生活世界。在此一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伦理的秩序方得以建立,人性的善也得以透过教育启蒙与自我修持逐渐实现与完善。但要到达一个整体的或群体的价值秩序,就不能不提供一个创造价值、维护价值的生活环境,伦理秩序的持续发展也就自然导向了政治秩序的发展,此即管理层次的出现。所谓管理即是经外在治理以达内在转化的中心价值,必须做到维护伦理秩序与提升文化生活的两个重要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宋志明教授认为,儒家文化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优良传统,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积累知识的必要的文化土壤;儒家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当代的科技创新也不矛盾。儒学重视价值理性并非排斥工具理性,反倒可以抑制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高瑞泉教授分析了现代新儒家最重要代表人物的平等观念,认为就对待平等与传统的关系而言,他们虽然总体上持“返本开新”即回复到原点的姿态,但是其新方向却是指向现代性的民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胡治洪教授指出,由近代西方启蒙理念的偏失所导致的、作为现代化之初始动因和必要条件的人心的自私和贪婪,乃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儒家传统的人物平等、秉德爱物、一体之仁、以德取物、顺时节物的观念和制度,对于矫正人心的自私和贪婪、从而拯救全球生态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与会代表还就“儒家思想及其普世价值”的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指出,各个不同民族文化中都有某些“普遍价值”意义的因素。通过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对话,以致达成某种“共识”,是寻求不同文化间“普遍价值”的必由之路。山东大学蔡德贵教授认为,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天人合一”的综合性思维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金律,可以为未来全球一体、多元文化并存、世界秩序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文化资源,有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可能。中巴学术交流中心执行主任凯文?德拉图尔和主任西蒙娜?德拉图尔指出,当代的趋势是走向普世主义――一个反映了孔子眼中的大同社会的观念,这个趋势已经为正在进行的全球化所印证。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孔令宜教授指出,仁道思想为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通过存有的连续观,儒家为一个人文性的宗教,从自我、社群、自然与天道四个面向开展,可回应生态伦理、宗教多元论、全球伦理等时代问题。经由文明对话,拓展多元文化视域,儒家传统的“仁”可作为世界文化之林的一种和谐之道。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林存光教授指出,儒家的仁道,既非纯粹而冷漠的理性,亦非单纯而激烈的情感,而是一种内省修己、关爱亲人的私人美德,亦是一种情理圆融、崇尚道义、忠恕待人、维护和增进社群福祉的公共品格,更是一种指引人们共同追求实现和谐有序之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
    “道德礼仪与人文教化”是与会专家讨论的另一热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彭林教授认为,传统礼乐文明不是沉重的历史包袱,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理应从中吸收有益的养分。礼仪教育要进课堂、进主流教材。台湾中华孔子圣道会高秉涵先生通过分析《论语》中“礼”的含义和思想价值,认为可以通过以道德引导民众,以礼仪规范民众,上行下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等方式来推行礼乐教化。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呼吁,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和坚持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的价值观念。以此观念为指导,在构建人的物质家园上实行“减法”,即从追求外在的物欲转向追求内心的道德;在构建人的精神家园上实行“加法”,适时地将人生的“痛点”转化成“乐点”,才能真正找到人生快乐,做一个快乐幸福的人。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林存阳先生分析了清代基层社会对礼的诉求及践履,认为礼在清代社会的发展中是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功能,在现实运作中亦不免被权力所利用、扭曲等。礼在清代社会存在的形态,无疑为后世寻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反思的镜鉴。
与会学者还就“儒学创新与当代文化建设”的议题做了深入探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杨义研究员指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应该贯通古今、融合中西,激活多元文化要素的活力,包括孔子那些符合中国国情、维系中国文化命脉、只要经过现代阐释即可焕发活力的重要理念和智慧形式,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建构我们现代大国博大精深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新体系。新加坡国立大学陈荣照教授认为,要把儒家的仁政王道落实到法制层面,将其发展为民主政治的政统;并开展“知识之学”的统绪,即所谓学统,把儒家道德人文与现代科技、现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吴光指出,在新世纪儒学复兴运动中,新儒学的理论形态将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多元并存的。面向生活实践的“生活儒学”与重视道德人文精神的“民主仁学”提供了一个可能深入社会生活与大众理性的发展方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指出,儒家人文信仰由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创立,它对于安顿中国人的心灵、安排人间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病、传统文化自身的延续性及信仰世俗化等因素,如何继承、重建儒家人文信仰以解决现代信仰危机,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印度尼西亚孔教总会会长陈克兴先生认为,儒学要从象牙之塔里解放出来,以道德、智慧的姿态出现,走向民间成为人民的精神力量。
    会议期间,恰逢孔子诞辰2562周年,全体参会代表共同参加隆重的祭孔大典。(撰稿人:宋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