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本院学刊 > 孔子文化 >
春秋书院碑碣考
发布日期: 2018-03-03 浏览次数:55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齐金江
       曲阜的书院多因“圣迹”而设,尼山书院、洙泗书院、春秋书院、石门书院等皆然。目前所见曲阜书院的历史文献研究资料,以尼山书院和洙泗书院居多,春秋书院和石门书院的文献记载偏少。
       春秋书院与孔子晚年著述,尤其是“作《春秋》”密切相关。据《孟子·滕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又云:“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中对于“孔子作《春秋》”的记述是“君子曷为为《春秋》”,一般认为这个“君子”就是孔子。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孔子作《春秋》处”、“春秋台”、《春秋纬》、“接北斗”等典故,涉及孔子教学著述的历史遗迹,与曲阜地方历史地理、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口头传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密切关联。历史上春秋书院与孔子作《春秋》记载相关的石碑究竟有多少?据笔者实地搜寻及查找相关文献,大致有以下五碑与之密切相关:
       一是“春秋台”刻石。“春秋台”刻石,今未见。据记载,南朝任昉《述异记》云:“曲阜县南十里有春秋台”。孔祥霖辑《曲阜碑碣考》云:“春秋台刻石,正书,乾隆辛卯三十六年,春秋台。”
       二是“孔子作《春秋》处”石碑。马场春吉《孔子圣迹志》中写到:春秋书院位于曲阜城南十华里息陬村,据任昉《述异记》里记载,“曲阜县南十里有春秋台”,据传孔子在春秋台作《春秋》,宋代立祠画像,在村里集资,作为祭祀之用。后人时为修葺,在书院门外左侧立“孔子作《春秋》处”石碑。书院大门上有第六十八代袭封衍圣公孔传铎书写的“春秋书院”匾额。孔祥林主编的《孔子志》说:“春秋书院位于曲阜城东南的息陬村内,在相传孔子作《春秋》的春秋台前。宋代就有祠庙塑像奉祀孔子,以本村集市交易税作为祭祀资金,以孔氏学官主祭。但“春秋书院”一名始见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成书的《曲阜县志》。1934年改办明德小学,后因年久失修,建筑全部倒塌,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立的《孔子作春秋处》石碑也被当做基石砌入墙内,1987年重立于原址。”(《齐鲁诸子名家志·孔子志》,山东出版集团,2009年版)“孔子作《春秋》处”碑现立于春秋书院大门东侧。
       三是“钦命世世相承,主领家政碑”。该碑原立于息陬户孔氏家庙,现移至春秋书院还辕桥南首西侧。据载宋朝时开始立祠建庙、立像祭祀。孔子子孙至五十六代后,繁衍日多。在二十派的基础上,又分为六十户。明初,由五十六代衍圣公孔希学主持,对六十户命名。除第一户为大宗户外,其他五十九户,皆以所居地命名,日后所有孔氏族人参加续谱时,均依其所在之“户”为准。《阙里文献考》载:“翰林国史院检阅、族长——泾为第十九派,称息陬户。”孔泾是元末翰林院检阅官,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见他,并特赐藤杖让其主持家政。其子孙世居息陬,故明代孔氏族长多出此村。可谓圣人家风,代代传承。该碑碑额为“钦命世世相承,主领家政碑记”。碑文曰:“泾,字世清。元登进士第,初任兴化路学政。再授平阳府。入为翰林国史院检阅。洪武戊申,以贤良官随例居临濠。宗子克坚奏请释还乡里,为孔氏族长。洪武十七年,曲阜县世职知县缺员,议补任者互相可否。世清祖亲率族众赴京请太祖亲选。九月十五日,召见。太祖亲问曲阜世职典故,众皆怆惶,莫知所对。世清祖出班应对,敷奏详明,天颜大喜,面赐藤杖一枝,谕令:世世相承,主领家政,永远遵守。晚年囗(订?)祖庭广记,有功宗族。年七十六卒,子四:思桧,思楷,思栎,思桓。”
       四是“康熙五十四年《息陬乃鲁陬邑碑》”。该碑为孔子六十四代孙、沂阳户、候选州同知孔尚珥撰文,原碑今未见。据马场春吉1931年所见,此碑位置在春秋书院东庑前边。碑文著录于1934年马场春吉撰写的《孔子圣迹志》,写到:“春秋书院……两庑是供奉先贤先儒牌位的所在,这又与普通文庙一致。但是现在两庑被用作小学教室(昭和六年四月现状),东庑的前边是一块《息陬乃鲁陬邑碑》,石碑的左边部分记载着书院的历史。”对该碑碑文,笔者据《孔子圣迹志》作了一些点校工作,详见附录。
五是乾隆五十三年春秋书院“兹以祀事”碑。2017年1月该碑出土于曲阜市息陬镇北部春秋书院还辕桥东原水沟封土层下,现移存春秋书院。2017年2月5日,笔者于还辕桥北部新建的春秋书院祭台下空地上发现此碑,当即手机拍照。在李纪祥教授指导下,当日进行研究释读:该碑仅存上半部,下残,呈上小下大直角梯形,上边长0.86 米,下边长0.63米,宽 0.63米,厚 0.13米,存字209个,每字0.03米见方,正楷书体,皆可辨识。释文如下:“兹以祀事不无扰乱特勒碑以垂永久事切有四氏学学录孔广棻于客岁腊底不知何故忽于本集设立行头二名同社具呈公府蒙批孔兴闵周云翔为恳恩保全祀典以光圣迹等事,查息陬春秋书院取本村市税以祭由来已久本爵府曾饬广梤承办在案该学录何得劲立行头故滋扰乱殊属不合尔等止照常办理可也碑文抄粘存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先是乾隆三十八年冬太常寺孔继泰为市侩贿嘱輙生异议孔兴闵面禀公府札谕春秋书院社首兴闵传杰知悉照得该处书院向春秋年屠行薛赓唐缴钱廿据尔。”随即进行断句标点,并以该碑落款时间“乾隆五十三年”、地点“春秋书院”、碑文前四字“兹以祀事”取碑名为:乾隆五十三年春秋书院“兹以祀事”碑。对此碑,笔者也作了释读,详亦见附录。

       以上五碑分别为“孔子作春秋”打下了注脚:
       “春秋台”刻石,说明在古老的陬邑(一说为古邾国都城),此处建有孔子父亲故宅和晚年自卫返鲁后的“工作室”;
       “孔子作《春秋》处”石碑,反映了儒林和世人对于孔子晚年于此处作《春秋》的共识;
       “钦命世世相承,主领家政碑”则反映了明初孔氏家族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
       “康熙五十四年‘息陬乃鲁陬邑碑’”叙述了三百年前的一段故事:孔尚珥认识到息陬“旧有书院一区,圣容贤配,冕旒尊严,其来久。但庙貌圣存,祀事未备。仰思圣祖辙还所经之处,莫不为位,陈芻(刍)春秋享祀。矧兹息陬,乃归老休息之郷,笔削垂敎之地。圣泽所在,自圣灵所栖。而可听其冷落无祀耶?” 孔尚珥不同寻常之处,是善于思考,他“居此十余载,每日詹拜祠前,即思有以理之而不得”。1714年(甲午)夏日一天,王再越、赵城璧向孔尚珥提出:“父老传闻书院祭祀,旧取本村市税,之后缘东山寇乱,市停而祀遂废,欲举祀事,曷复其旧。” 这与孔尚珥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孔尚珥在取得王再越、赵城璧等支持的基础上,“遂商之族长公,同约本村绅衿,鸣之当事。仍以息陬行税充书院祭。春祭二月二十八日,圣祖讳辰。秋祭八月廿七日,圣祖诞辰。复联以社名曰‘春秋’”。在孔尚珥的理想中,如果能做到“宗主、四宗、储宗、三宗、世尹、诸公咸来助祭。及东西南北之邻我息陬者,莫不闻风而至,以共襄力此盛事”,那么“济济跄跄、雍雍肃肃”,便可谓“大观哉!”。届时,将证明“精诚所格,有必通诸陟降者,虽在天之灵,实式凭之,而亦以见我鲁多君子克成正大之事云尔”。在孔尚珥看来,春秋书院的管理系统中,“族长公”“宗主、四宗、储宗、三宗、世尹、诸公”是管理的中坚力量,“本村绅衿”是统一战线,“东西南北之邻我息陬者”是外围力量。其中的常设议事管理机构“联以社名曰‘春秋’”,亦即“‘春秋’会社”;资金来源“仍以息陬行税充书院祭”;重点工作有两项:“春祭二月二十八日,圣祖讳辰。秋祭八月廿七日,圣祖诞辰。”
       “兹以祀事”碑则引出一宗长达二十一年的“春秋书院管理互控纠纷案”。关于春秋书院“兹以祀事”碑与传世文献及《孔府档案》的关系,限于篇幅,容另撰文论述。
据《孔府档案》(四九〇八)之六,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息陬村孔兴闵(孔尚珥族孙)等为“经管息陬春秋书院集税事”呈文衍圣公府,声称“有案可查,更有碑志凿凿,抄粘呈明”,并附呈上了“碑文四事”。孔兴闵等呈文中提到“碑文四事”。另据《孔府档案》(四九〇八)之二十:嘉庆十四年七月十四日,衍圣公府裁决“息陬春秋书院仍着孔兴闵管理”,第一条理由便是“息陬春秋书院查系沂阳户候选州同孔尚珥改修大其规模,并请置祭田义集,由来已久。前此屡经批示,囗孙孔兴闵等经理社事,并禁止搅乱各在案”。由此可见,孔尚珥撰文的碑记,成为其家族子孙继承管理权的明证。从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孔尚珥撰写本文到1809年(嘉庆十四年)衍圣公府裁决,前后接近一个世纪,关于春秋书院孔子“还辕”“息陬之操”“作春秋”的历史传说,与王再越、赵城璧等乡绅的讨论,“讳辰春祭”“诞辰秋祭”祭祀规则等等,在“康熙五十四年《息陬乃鲁陬邑碑》”均得到集中展现。因此,此碑与“春秋台碑”“孔子作春秋处碑”等碑刻一样,是春秋书院历史文献研究的重要证据。据当地民众讲,春秋书院附近还埋藏有许多石碑。我们期待着这些石碑能为我们研究孔子晚年删述《六经》、整理典籍提供更多参考资料。
 
附录:
 
一、康熙五十四年“息陬乃鲁陬邑碑”
 
       息陬〔一〕乃鲁陬邑,启圣祖〔二〕为大夫处。因我圣祖〔三〕还辕〔四〕息陬之操〔五〕,故曰“息陬”,而实“作春秋”〔六〕于斯。旧有书院一区,圣容贤配〔七〕,冕旒〔八〕尊严,其来久。但庙貌圣存,祀事〔九〕未备。仰思圣祖辙还所经之处,莫不为位〔十〕,陈芻(刍)〔十一〕春秋享祀。矧〔十二〕兹息陬,乃归老休息〔十三〕之乡,笔削垂教〔十四〕之地。圣泽所在,自圣灵所栖〔十五〕。而可听其冷落无祀耶?珥〔十六〕居此十余载,每日詹(瞻)拜〔十七〕祠前,即思有以理之而不得。
       甲午夏,适王子再越、赵子城璧〔十八〕,来谋〔十九〕于余,云:“父老传闻书院祭祀,旧取本村市税〔二十〕,之后缘东山寇乱〔二十一〕,市停而祀遂废,欲举祀事,曷〔二十二〕复其旧?”予闻之瞿然〔二十三〕,曰:“ 嘻!蓄〔二十四〕予此愿,几十五载,而苦于莫稽〔二十五〕。由是言之,其殆〔二十六〕斯事之当成于今日乎?”
       遂商之族长公,同约本村绅衿〔二十七〕,鸣之当事〔二十八〕。仍以息陬行税充书院祭。春祭二月二十八日,圣祖讳辰〔二十九〕。秋祭八月廿七日,圣祖诞辰〔三十〕。复联以社名曰“春秋”〔三十一〕。宗主、四宗、储宗、三宗、世尹、诸公咸来助祭〔三十二〕。及东、西、南、北之邻我息陬者,莫不闻风而至,以共襄力〔三十三〕此盛事。于时济济跄跄、雍雍肃肃〔三十四〕,大观哉!将见精诚所格〔三十五〕,有必通诸陟降〔三十六〕者,虽在天之灵,实式凭〔三十七〕之,而亦以见我鲁多君子克成〔三十八〕正大之事云尔。
    是为记。六十四代孙尚珥〔三十九〕熏沐〔四十〕拜撰。大清康熙五十四年。
【注释】
〔一〕息陬:古村名,今息陬镇驻地。
〔二〕启圣祖:即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三〕圣祖:指孔子。
〔四〕还辕:回车。典出《孔丛子·记问》:“巾车命驾,将适唐都。黄河洋洋,攸攸之鱼。临津不济,还辕息鄹。” 春秋书院门前有“还辕桥”,《续修曲阜县志》记载:“昔孔子欲西见赵简子,至河乃还息于陬乡,作息陬操,因以得名。”一说在今山东省茌平县博平镇三教堂村,那里至今还保存着“孔子回辕处”石碑。另一说在山东省高唐县姜店乡南镇村。南镇村曾是古灵县治所在,流经这里的鸣犊河,被称之为“灵鸣犊河”,曾有孔子当年回辕的鸣犊渡口。过去在这里有一座圣迹庙,庙中有孔子乘车的塑像,还有“孔子回辕处”石碑一通。后因黄河改道,水断河干,鸣犊河不存,圣迹庙年久毁损,刻有“孔子回辕处”的石碑也不知去向。
〔五〕息陬之操:又名《息陬操》《盘操》《槃操》。《孔子家语·困誓》:“孔子自卫将入晋,至河,闻赵简子杀窦犫鸣犊及舜华……遂还,息于邹,作《盘操》以哀之。”王肃注:“盘操,琴曲名也。”一本作“盘琴”。孔子自卫将入晋,至河,闻赵简子杀窦犨鸣犊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犨鸣犊、舜华,晋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二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也,而杀之。丘闻之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其郊;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则凰凰不翔其邑。何则?君子违伤其类者也。鸟兽之于不义,尚知避之,况于人乎?”遂还,息于邹,作《槃操》以哀之。
〔六〕“作春秋”:据《孟子·滕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七〕圣容贤配:指孔子塑像和配祀的先贤先儒。1934年,马场春吉《孔子圣迹志》所见:书院大门上有第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书写的“春秋书院”匾额。进门后,正面是南面而立的大成殿,里面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和孔子像。在位于中央的巨大的孔子像外侧,如同佛堂里的协侍,左右两旁安置小像,殿内东侧是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的画像,西侧是宗圣曾子、亚圣孟子的画像和神位,即安置四配的所在。各府州县书院都如此。两庑是供奉先贤先儒牌位所在,这又与普通文庙一致。
〔八〕冕旒:古代的一种礼冠。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九〕祀事:指春秋书院的祭祀、释菜等礼仪活动。
〔十〕为位:指设置祭位。
〔十一〕陈芻(刍):指贡献祭品。
〔十二〕矧:况且。
〔十三〕归老休息:孔子周游列国,自卫反鲁,被称为国老。语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季孙氏语“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之不言也?”。
〔十四〕笔削垂教:笔削,语出《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意即孔子笔削鲁史而成《春秋》。垂教,即垂训。唐牛僧孺《辨私论》:“宣父之作《春秋》,删《诗》《书》,是公其身於垂教也。”
〔十五〕圣灵所栖:指孔子的《春秋》精神之所寄托。前文“圣泽所在”主表,此“圣灵所栖”主里。
〔十六〕珥:即本文作者孔尚珥。
〔十七〕詹(瞻)拜:瞻仰参拜。
〔十八〕王子再越、赵子城璧:子为尊称。王再越,息陬村人,字正己,号安蹇先生,清康熙时著名象棋手,有《梅花谱》行世。据《新编梅花谱》《原序》云:“安蹇先生姓王,名再越,字正己,康熙时人。性刚直,家贫力学,不求闻达;而世亦无知者。一身坎坷,抑郁无聊,为象戏以消岁月。得意疾书,爰成六则,名之曰《梅花谱》。其间纵横驰骤不可端倪,真有行到水穷、坐看云起之妙,诚象戏之矩观也。弈虽小道,亦可见先生之一斑也。”
赵城璧,不详,当为息陬村士绅。
〔十九〕谋:商议。
〔二十〕市税:指息陬集市摊位费用。
〔二十一〕东山寇乱:指当时曲阜东部山区的社会动荡。
〔二十二〕曷:古同“盍”,何不。
〔二十三〕瞿然:惊骇貌。
〔二十四〕蓄:等待。
〔二十五〕莫稽:无从核实。
〔二十六〕殆:大概。
〔二十七〕绅衿:绅,绅士,退居在乡者的官员;衿,青衿,生员所服,指生员。绅衿,指地方有身份、有话语权的体面人。
〔二十八〕鸣之当事:鸣,发表意见。当事,跟某事有关联。鸣之当事,即就某事商议、发表意见。
〔二十九〕讳辰:忌讳之时日,指孔子去世的日子。
〔三十〕诞辰:出生的时日。
〔三十一〕春秋:此处既明指结社以春秋祭祀,又隐含纪念孔子作《春秋》之意。
〔三十二〕助祭:此处指以人力、物力、财力等协助办理祭祀事宜。
〔三十三〕襄力:辅助促成。
〔三十四〕济济跄跄、雍雍肃肃:济济跄跄,庄重恭敬貌;雍雍肃肃,从容严正貌 。
〔三十五〕精诚所格:被精诚感通。
〔三十六〕陟降:升降,此处指祖宗神灵暗中上下保佑。语出《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朱熹《集传》曰:“盖以文王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
〔三十七〕式凭:依靠,依附。
〔三十八〕克成:完成。语出《尚书·武成》:“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
〔三十九〕孔尚珥: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府档案》(四九〇八)之二十:“息陬春秋书院查系沂阳户候选州同孔尚珥改修大其规模,并请置祭田义集,由来已久。”
〔四十〕 熏沐:熏香沐浴,表示恭敬虔诚。古时祭拜之前,先将衣服用熏香熏过,洗澡除去身上的污垢。
 
二、乾隆五十三年春秋书院〔一〕“兹以祀事”碑
 
       兹以
       祀事〔二〕不无扰乱,特勒碑以垂永久〔三〕。事切有四氏学〔四〕学录〔五〕孔广棻,于客岁〔六〕〔七〕底,不知何故,忽于本集设立行头〔八〕二名。同社具呈公府〔九〕,蒙批:孔兴闵、周云翱为恳恩〔十〕保全祀典、以光圣迹〔十一〕等事,查息陬〔十二〕春秋书院,取本村市税〔十三〕以祭,由来已久。本爵府曾饬〔十四〕广梤承办在案,该学録何得劲〔十五〕立行头?故滋扰乱,殊属不合。尔等止照常办理可也。 碑文抄粘存。
       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
       先是,乾隆三十八年冬,太常寺〔十六〕孔继泰,为市侩〔十七〕贿嘱〔十八〕,輙〔十九〕生异议。孔兴闵面禀公府,札谕〔二十〕春秋书院社首兴闵、传杰知悉。照得该处书院向□□春秋
□□□□□□□□□年屠行〔二十一〕薛赓唐缴钱廿
□□□□□□□□□□□□□□□□(行头?)据尔(以下碑文皆残缺)
【注释】
〔一〕春秋书院:为纪念孔子作春秋而设立的书院。于曲阜市息陬镇北邻。在《孔府档案》中又称“孔子春秋书院”“息陬春秋书院”或“息陬书院”。
〔二〕祀事:指祭祀仪式及相关事宜。
〔三〕勒碑以垂永久:“勒碑”,即往石碑上刻字。“以垂永久”,即永为定例。
〔四〕四氏学:四氏学是专门为了孔、颜、曾、孟四氏设立的庙学机构。四氏学创立于明朝嘉靖十五年,前身为明朝中期的三氏学,或再之前的孔氏家学。
〔五〕学录:为古代文官官职名,配置于国子监等官学机构,其从事业务相当于老师或学校行政人员。碑文中,时任四氏学学录为孔广棻。广梤,即孔广梤。据《孔府档案》(四九〇七)之三,乾隆五十六年十月尼山学录为孔广梤。
〔六〕客岁:去年,即乾隆五十二年。
〔七〕腊:古称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为腊,故农历十二月为腊月。
〔八〕本集设立行头:“本集”指息陬义集,逢农历五、十为集。据《孔府档案·(四九九二)之十三》:孔府管理的“集”,始于明朝。据袁兆春《孔府档案的法律史料价值研究》,孔府集市分为义集、屯集、书院集等。“行头”本指某种行业的为首者。孔府集市的具体管理者一般称经纪、集头。息陬集规模相对较小,商品类别相对较少,故由“行头”负责收取集税。《孔府档案》中,有很多争集、争税的记载。据《孔府档案·(四九〇八)之二十》:“息陬春秋书院查系沂阳户候选州同孔尚珥改修大其规模,并请置祭田义集,由来已久。”另据《孔府档案·(四九〇七)之二十二》:“春秋书院祀典向由息陬义集供办。”
〔九〕公府:指衍圣公府。
〔十〕恳恩:恳求恩典。
〔十一〕圣迹:指孔子留下的历史遗迹,即“孔子作春秋处”。
〔十二〕息陬:曲阜地名。因孔子还辕,息于陬,作《陬操》而著名。今京沪高铁曲阜东站位于息陬镇东邻,孔子大道贯穿镇境东西。
〔十三〕市税:此指在息陬集上收取的各种摊费。
〔十四〕饬:命令。
〔十五〕劲:功力。
〔十六〕太常寺:指太常寺博士。当时衍圣公诸子有优越的世袭职爵,一般嫡长子世袭衍圣公,次子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三子世袭太常寺博士等。
〔十七〕市侩:旧称买卖的居间人。 借指贪图私利、投机取巧的人。
〔十八〕贿嘱:贿赂嘱托。
〔十九〕輙:同“辄”,仗恃胡作非为。
〔二十〕札谕: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的指示公文。
〔二十一〕屠行:指牲畜屠宰行业。
*本文系2016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以曲阜书院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CZLJ03。
(齐金江:孔子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