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院内新闻 >
孔子研究院举行2017年读《论语》“学术沙龙”活动(一)
发布日期: 2017-08-28 浏览次数:88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华静静
       8月24日上午,孔子研究院举行2017年读《论语》“学术沙龙”活动,全体科研人员参与并围绕《孔子忠伦理的多层意蕴——以<论语>为考察中心》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与交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魏衍华博士主持了整场沙龙活动。
       学术研究部部长孔祥安研究员作为本次沙龙的主讲人,从忠的现代价值、忠伦理的萌生以及诸如《说文解字》、《增韵》等文献和古今众多学者对“忠”含义的阐释引入“忠”这一主题,指出“忠”的现代含义主要是全心全意、尽心竭力、诚实无欺、公正无私等。讲座中,他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忠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阐释。首先,将孔子忠伦理的意蕴归纳为教人忠、修身忠、与人忠、忠于职守、美德之忠、事君(爱国)之忠六个层面,层层递进,并结合《论语》进行深入解读阐释。其次,指出孔子“以道事君”的君臣伦理原则。关于君臣双向伦理责任,他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提出态度恭敬、尽职尽责、敢谏君过等臣“忠”的三方面含义,并进一步指出“事君”不同于“侍君”,更不是“愚忠”;关于以道事君的君臣伦理原则,他结合《论语》提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强调臣下应以国家、人民的大义为重。最后,深入挖掘《论语》原典,并结合近代以来徐复观、杨伯峻等学者的观点,提出忠恕是孔子的“为仁之方”,指出忠恕就是做人和待人的一种方式,是求仁、为仁的基本途径,它要求“尽己为仁”和“推己及人”。回顾整个讲座,他指出,孔子的忠伦理内涵丰富深奥,具有鲜明的伦理特征,是对早期忠观念的系统化和伦理化。孔子将“忠”纳入其“仁”的哲学体系之中,指明了近仁、成仁的路径和方法。“忠恕之道”作为孔子的为“仁之方”,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准则,适用于人际、国际以及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对于构建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培育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乃至重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体参与者围绕学术沙龙的主题展开了讨论,分别就中与忠、忠伦理与泛伦理、从道不从君、忠恕的体用关系、近取譬、孔子忠思想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忠思想在当前社会的思索与应用等儒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沙龙紧扣儒家经典,广泛征引《左传》等重要文献,学理分析系统条理、透彻,从多个角度对孔子忠伦理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全面准确把握了忠伦理的内涵和意义,对于我们认识把握“忠”这一深奥复杂的儒学范畴、今后创新性开展儒学研究、改进探究问题的方式等都深有启发性意义。
       此次学术沙龙是孔子研究院2017年“学术提升年”开展的“重温‘四书’,夯实基础”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意在推动儒学研究与传播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学术研究,鼓励学术争鸣,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演讲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