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院内新闻 >
安乐哲儒学大家国际研讨会(第三场)
发布日期: 2017-05-11 浏览次数:185 来源:未知 作者:李静
        2017年5月6日下午,安乐哲儒学大家“人是‘生而既成’还是‘行之而成’国际研讨会”第三场学术活动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布朗大学的李瑾教授主持了本场学术活动。大峡谷州立大学的倪培民教授以《为美感创造性与享受之生活:儒家的志于学》,北京大学的张娲博士以《反思自我:重塑场景之人的价值》为题分别作学术演讲。
        倪培民教授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儒家、阐释儒学,提出儒家的终极目标并非是达到一种道德的人生,艺术人生才是儒学的真正目标,而道德是达到这种艺术人生的一种手段。他认为儒家所体现的美学,是更直接、更典型的,它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将艺术和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儒家的美学并不是经过道德过滤的,在儒家系统里,道德价值本身就是美学价值的一部分,甚至是美学价值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因而,儒家的最高目的是艺术人生,而不只是道德人生,道德本身不是目的,道德最终要达到的就是艺术人生。
        张娲从山林佛教建立前与山水的关系、慧远山林佛教的建立、山林佛教对宋代书院的影响、山水作为场所的哲学意义等四个方面作了系统阐述,并以福柯的“异托邦”理论阐释和梳理了以山林佛教为代表的山水场所的特点。她认为“山水”场所作为一种思想生发传播的机制或者范式,对宋代书院教育的建立以及宋儒思想的形成与传播影响深远,并且这一范式对人类价值的重塑也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与会专家学者还针对倪培民和张娲的演讲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倪教授和张博士分别就学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