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新闻动态 > 院内新闻 >
孔子研究院多名学者参加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17-04-18 浏览次数:155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房伟 卢巧玲
       2017年4月15日至16日,由孔子研究院参与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黄河科技学院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向会议召开致书面贺词并提交学术论文,孔子研究院尼山学者、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主编王钧林教授,尼山学者团队成员、助理研究员孔丽,以及助理研究员卢巧玲、房伟等应邀出席。
       研讨会开幕式上,工作人员现场宣读了我院院长杨朝明的书面贺词。杨院长在贺词中指出:“当代中国要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就必须首先解决一个‘文化自知’的问题。我们要发扬文化精神,就要了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了解文化的高度与深度。关注原始儒学,澄清误解、明辨是非,弘扬儒学的真精神。只有深入走进孔子儒学的世界,才能让儒学照亮我们的时代,温暖我们的世界。”
       王钧林作了题为《儒学的传承与创新》的大会发言。他认为,在2000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其主流文化是儒学。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多种路径选择,归结起来,一种是传承发展,一种是创新发展。传承、创新与“述”、“作”有内在的一致性,孔夫子虽言“述而不作”,但实际上是“有述有作”。并特别指出,在当今时代,传承比创新更重要。我们要传承仁、义、礼、智、信,天理与良知,以守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根大本,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要传承孔孟之道,遵道修身;同时,要有所选择,灵活应用。儒学的发展也需要创新,尤其需要着力于发展形态、理论建构等方面。
       房伟代表杨朝明作了题为《为中华文明确认世界坐标》的大会发言,认为当我们在全球政治经济系统中重新为自己定位和确立发展坐标的时候,亟需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知,在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早期文明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与深度?这种文化传统是否具有超越性?她拥有怎样的精神气象?其价值取向又何在?在当前我们忙于为“优秀的传统”制作“得体的时装”时,还要更多地在认真理解“优秀传统”上下功夫。只有具备对自身文明符合历史真实的认知,我们才能为中华文明确认世界坐标,从而与全人类共享中华文化的伟大智慧。
       卢巧玲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与着力点》为题作大会发言。她提出,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不能仅仅“诵其言辞,解其训诂”,应该抓住要领,把握精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注重培养德性亦是传统教育的重点。她认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就在于“成德”,并分别从“明理正心,道前定而不穷”,“孝悌为本,培养爱与敬”,“修己安人,倡言仁义之道”,“内外结合,观之以礼乐”等四个方面展开具体的论述。
       此外,姚新中、王泽应、梁枢、陈延斌、孔德立等学者还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中华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作了大会发言。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中国孟子研究院、黄河科技学院共同主办。会上,还揭牌成立了黄河科技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