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声
微信公众号

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国办函〔1996〕66号)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副厅级建制。孔子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     [ 更多 ]

您现在的位置 : > 儒学资讯 > 儒林新声 >
八德诠解(三)丨谈孝:对父母和颜悦色就那么难吗?
发布日期: 2017-04-14 浏览次数:59 来源: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 作者:周海生
编者按:国内首部以丛书形式诠释中华传统八德的通俗理论读物——《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近日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该丛书由著名学者、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担纲主编,分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8册,共计70余万字,既立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八德新的时代内涵,对于提高广大读者特别是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本公众号将对丛书部分章节予以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敬亲,一定要在悦亲上下功夫。明儒吕坤说:“‘悦’之一字,乃事亲第一传心口诀。”只有让父母欢悦,才是真正的敬亲。

悦为事亲第一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子夏问孝,孔子慨叹“色难”!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面前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和颜悦色不容易,尤其是自己在外受了委屈,心里不高兴、不开心的时候,做到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就更难了。子夏性格比较直,对待父母“少温润之色”,所以孔子告诫他不要以为父母有了事情,年轻人替他们去做;有了酒饭,让长辈首先享用,就是尽孝了,其实以诚敬的态度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使父母快乐无烦恼,方为可贵。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隐士叫老莱子,因躲避世乱,逃到蒙山脚下,躬耕事亲。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他的父母还活着。为了让父母欢心,他常常穿上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模仿小孩子的动作戏耍,逗父母乐。

孝子之养(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有一次,他给双亲送水,进屋时不小心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就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看到,开怀大笑。宋儒沈焕说:“啜菽饮水,贫寒所不免,惟尽其欢则可。尽欢二字,学者当熟味之。”老莱子“彩衣娱亲”所体现的悦亲敬养精神,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也为许多人所仿效。
  明代心学家王阳明之父王华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王华学行兼优,弘治年间高中状元,颇受皇帝器重。他平日讲究孝友忠信,不肯屈节事权贵,由此得罪宦官刘瑾,被迫致仕。当时他的母亲已年近百岁,尽管王华自己也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还以老莱子为榜样,“朝夕为童子嬉戏以悦亲”。

朝夕为童子嬉戏以悦亲(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些悦亲敬养的例子,虽然细微,但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悦亲之道,在于诚身。悦亲,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诚心诚意敬养父母。如果一方面给父母美味佳肴,又动不动就给父母脸色看,那还不如粗茶淡饭快乐呢!
  实事求是地讲,一个人做到爱亲敬养并不是难事,但要做到“悦亲以道”,却是非常不容易的。悦亲,要求子女对待父母诚心诚意,守正道、明善心。
  悦亲之道,以承颜养色为重;悦亲养色,又必须出于诚心。犹如行百里路,走了九十九里,就差路头一里,也不济事。宋人郑清之的《助孝德》诗云:“孩提无不爱其亲,不失其心即大人。从此劝君休外慕,悦亲端的在诚身。”善不外在,福自己取。俗语说:“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在家敬养父母,诚身明善,道以悦亲,就是人生最大的孝行,天下第一大善事,又何必到远处烧香拜佛,祈求福报呢?做亲前孝子,不是远胜于做佛老信徒吗?(摘自《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孝德诠解》,杨朝明、宋立林主编,文章作者:周海生)